当前位置:

沅陵砚石溪村:古木吐新枝 水碧山更青

来源:县委宣传部 作者:瞿云 贺子平 编辑:唐圣利 2021-09-15 00:04:27
时刻新闻
—分享—

沅陵融媒讯 秋阳杲杲,绿韵索绕。9月13日,趁秋日晨阳高照,笔者随乡村振兴工作队探访陈家滩乡砚石溪村。

这是一个古木参天的古老村庄

从陈家滩集镇走水路至砚石溪码头,约十几分钟水程。千里沅江,碧波荡漾,人在船中坐,船在画中游,风光无限。

92D4AC7B-C35C-4453-A5E8-8C461E525BCB.jpeg

登陆砚石溪,放眼望去,绿韵盎然,直抵山顶。沿盘山公路而上,即将进入村口时,阳光忽然暗淡,百十棵古木参天,细看“认领牌”,既有520年之龄的银杏,也有510之龄的福建青冈,种类繁多,绿意葱茏,生长正旺。

“前些天,市林业局派专家组来此调研古树群。”县文联驻村工作队队员田振华说,据专家介绍,这些古树群颇为难得,其数量之大更是罕见。

一束束阳光从银杏叶的缝隙中射来,笔者方看到树干上长有不知名的苔菌,陪着这些寂静数百年的古树,吐芽、飘落,再吐芽。

田振华表示,这是大自然的恩赐,是一笔宝贵财富,建议写入该村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中,与村里吊脚楼一起保护起来,建设古木景观,打造乡村旅游。

E4FBF766-11ED-4142-85F1-7872EA9EED00.jpeg

这是一个勇于付出的库区村落

当年,为积极响应修建五强溪水电站战略,砚石溪人做出了巨大牺牲,他们奉献了世代耕种的田地,退居群山之巅。随着乡愁沉入库区水底,勤劳勇敢的砚石溪人选择再出发。

前些年,水乡陈家滩渔业发达,休闲垂钓享誉县内外,作为沿溪而住的砚石溪人同样享受到了近水发展渔业的红利。然而,随着网箱上岸工作的全面推进,砚石溪人再次表现出高尚情操和牺牲精神,他们忍痛割爱,主动撤除网箱,再次选择风雨。

砚石溪人的牺牲奉献,各级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在各级帮助指导下,该村加快产业转产转型步伐,随着乡村振兴工作队入驻,砚石溪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DC066B4F-2377-4B44-A546-BD9FBBD66E08.jpeg

这是一个检验初心的“战场”

决战千年贫困,齐头奔向小康。脱贫攻坚的春风拂到哪里,哪里绿。

经过5年扶贫的细心打磨,坐落在群山之中的小村庄正重新焕发新颜。

该村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带领村民开发了千亩茶叶基地,坚持“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项目跟着市场走”的产业思路,采取“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的模式,让全村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每年还可以分享70%的利润“大礼包”。

该村共有耕地1350亩,林地31000余亩。在产业奖补政策的激励下,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高涨。几年来,养羊大户李云新的山羊养殖突破了300只,胡家庄组的养牛规模翻了一番,全村共发放273桶蜜蜂,脱贫户人均1桶,玉米、水稻、红薯种植面积明显增加,人均收益增加值在300元以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砚石溪村的生态公益林、天保林面积都在万亩以上,全村的生态公益林和天保林补偿总额超过20万元,收入非常可观。

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全村村道扩宽至4.5米,组级硬化覆盖12个组,沿河各组全通水路,新建6座人行桥;新建通讯基站2个;修建垃圾处理焚烧池10个,全村各户发放一个垃圾桶和一个小型焚烧炉;安装路灯200盏;厕改任务全面完成;新建砚石溪村便民服务中心,配套修建了1个标准篮球场,2个乒乓球台,一套健身器材;开设村级电商平台1个。

E8E5F255-49A0-4CC1-94E0-DA2BDDD5CACC.jpeg

这是一个充满希冀的地方

“我村的生态公益林、天保林面积都在万亩以上。”县社科联驻村工作队队长李世梅介绍,该村植被覆盖广,森林资源丰富,生态补偿收入非常可观。

大自然的恩赐,给予砚石溪人独特的景观。随着近年来媒体多次披露,这片未被开发的“处女地”逐渐为世人知晓。

在砚石溪,不仅绿色资源得天独厚,而且这里还是天然氧吧,牛、羊养殖条件好,茶叶基地颇具规模,林下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提振士气,振作精神,在乡村振兴中有举措、有行动、有作为。”联村后盾单位、县社科联主席李顺礼,鼓励乡村振兴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团结协作、树立信心,因地制宜做好切实可行的乡村振兴五年规划,寻找突破点,打开工作局面,分年度、递进式抓好全村振兴。

桑田成“沧海”,古木又“逢春”。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勤劳勇敢的砚石溪人必将牢牢接过乡村振兴的“接力棒”,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新目标奋斗不息。

来源:县委宣传部

作者:瞿云 贺子平

编辑:唐圣利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沅陵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