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踏古驿、赏书山!一场穿越千年的自驾文化之旅
2025-09-20 11:48:51 字号:

湘西沅陵,一座被时光浸润的小城,藏匿着一条千年古道——京昆古驿道沅陵段。这里曾是连接京城与西南的交通命脉,青石板上烙印着商旅马帮的足迹,也沉淀着湘西最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周末,我们带着孩子自驾而来,开启了一场“触摸历史”的亲子之旅。

界亭驿,踩着青石板回望千年

如今的古驿道早已褪去驿站的繁忙,但漫步其上,仍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孩子们蹦跳着数石板上的纹路,指尖划过被岁月磨平的棱角,不时蹲下身观察缝隙里冒出的青苔。而我们的目光,则被一棵两人合抱的古樟树吸引,这棵树据说已经历经六百余年风雨,枝干遒劲如盘龙,浓荫如伞盖。树荫下,骚站遗址的残垣静卧林间,山风掠过,仿佛还能听见当年骚马鸣的回响。

0943f7bdd40c7d420c974b8f8ff2774b.png

马底驿至辰阳驿,遇见活着的明清街市

沿着驿道前行,红绸古树、苔痕斑驳的石拱桥接连入眼,行至辰阳驿,一条明清风格的古街突然映入眼帘,瞬间让人有了“穿越”之感。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两侧,木构骑楼鳞次栉比,雕花的窗棂、褪色的红灯笼、挂在门楣上的老招牌,无不透着岁月的温润。

我们寻了家临江的老茶馆坐下,点上一壶当地的碣滩茶,孩子在茶馆外买了几串刚出锅的糖油粑粑,看窗外沱江水缓缓流淌,听邻桌老人用方言讲沅陵的老故事——从辰河高腔的起源,到端午节龙舟赛的习俗,再到家家户户过年必做的 “蒿子粑粑”。在这里的时间似乎慢了下来,糖油粑粑的甜香裹着碣滩茶的甘醇,混着街边老人的方言吆喝,揉成了最地道的湘西记忆。

中华书山,在山水间“读”一本文化巨著

离开古街,我们驱车前往二酉乡的中华书山。刚至山脚,就被满山的“书卷气”震撼——石阶旁的诗文碑刻、岩壁上的巨型“书卷”,连凉亭都设计成翻开的书本,处处透着文化底蕴。沿着石阶向上攀登,沿途不时能看到穿着汉服的游客驻足拍照,还有老师带着学生在碑刻前诵读古诗文。半山腰的“藏书洞”前,讲解员正讲述着“二酉藏书” 的典故:相传秦末战乱时,博士伏胜将儒家经典藏于此洞,才让文脉得以延续。孩子们听得入迷,还学着古人的样子,双手捧着复刻的竹简,轻声朗读《诗经》中的句子。

登顶远眺,沅江如练,墨香仿佛随风浮动。山风吹来,带着草木的清香与淡淡的墨香,让人顿觉心旷神怡。同行的老人笑着说:“这哪是爬山?是走进了老祖宗的藏书阁,每一步都踩着文化的印记!”

29e44e4e313ebfca857ea7fd38e61ca0.png

归程:历史,是能触摸的温度

暮色渐沉,车窗外的山水渐渐朦胧,但这一天的记忆却格外清晰——青石板的凉意、书山的文韵、古街的烟火气,还有孩子一路的欢声笑语。原来,历史从不是书本里冰冷的文字,而是能踩得到的青石板痕迹,是能尝得到的烟火滋味,是能读懂的文脉传承,是一家人一起触摸到的、鲜活的岁月故事。

来源:凉水井镇人民政府

作者:周梦凌

编辑:唐圣利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