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沅陵:以阅读燎原之火 铸就城市文化新底色
2025-04-24 16:25:23 字号:

沅陵,这座“窖藏”于湘西大山深处的文化古城,自古便是中华文脉的传承之地。从二酉藏书的古老传说,到王阳明传授“致良知”;从沈从文笔下的辰河风光,到现代都市的书香驿站,历史的厚重与书香的浸润早已刻入城市的肌理。

4月23日,“中华书山·乐读沅陵”全民阅读燎原行动在龙舟文化广场盛大启幕,500余名阅读爱好者齐聚一堂,学生以诵、吟、武结合的形式演绎《虎溪书韵》,千年文脉与现代阅读的热情在此交融,揭开了沅陵文化复兴的新篇章。

从历史积淀到现代传承 唤醒文化基因

沅陵的文化复兴,根植于其深厚的文脉积淀。虎溪书院的琅琅书声、龙兴讲寺的晨钟暮鼓、酉水河畔的吊脚楼,构成了沅陵独特的“阅读场域”。

近年来,沅陵首创“县域阅读领军人才培育计划”,通过“人才孵化+场域营造+资源联动”的模式,构建了一座“没有围墙的图书馆”。26位来自不同领域的“阅读领军者”组建了10个特色乐读社,将本地红色文化、教育智慧、非遗技艺等融入阅读活动,两年间举办150余场线下分享会,直接影响超3000人。

这一模式的成功,在于其精准把握了文化传承的核心矛盾:历史资源如何转化为当代价值?沅陵的答案是“活化”。例如,红色乐读社将遵义会议搬进剧场,以情景剧形式重现历史;星光乐读社组织137名学校管理者共读教育经典,推动教育理念革新。

沅陵通过“领军者”的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不再是静态的符号,而是成为激发市民参与的精神动力。

从“六进”活动到全域覆盖 探索模式创新

沅陵全民阅读的燎原之势,得益于其系统化的创新设计。构建“联盟+活动+矩阵”的三维体系,成立“沅陵全民阅读联盟”,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组织资源,打造覆盖城乡的阅读网络。

闲置民居被改造为公益阅读空间,二酉山下建成“二酉书阁”,沅陵正在通过种种措施让阅读空间渗透至每个角落;推出“全民阅读马拉松”“知心公益课堂”等品牌活动,通过“书香六进”(进机关、社区、农村、学校、家庭、企业)实现全域覆盖。

2024年,仅“六进”活动便吸引260余名爱好者攀登中华书山二酉山,并现场捐赠图书10800册;同时打造新媒体传播矩阵,以短视频、线上读书会打破时空限制。创作《书山有路》MV,以艺术化形式诠释中华书山的精神内核,成为传播经典的沅陵文化IP。这种政府引领、社会参与、技术赋能的模式,让阅读从“小众爱好”变为“大众实践”。

如今在沅陵,九座公益阅读空间宛若明珠缀连城乡经纬,上万册书籍跋涉千里点亮山乡心灯,三十余个阅读社群如雨后春笋破土,一场全民阅读的浪潮正悄然兴起。

从个体觉醒到城市蜕变 延伸社会效应

全民阅读的终极价值,在于其对个人与城市的双重塑造。在沅陵,阅读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成为治愈心灵、改变命运的力量。

沅陵一中老校区的一间旧房子外,满墙的爬山虎迸发着勃勃生机,这处沅陵第一个公益阅读空间已经从老房子变成了新的文化地标,连学校保安也成了“乐读空间”的常客;高二辍学的乐乐在整理童书时读到《活了一百万次的猫》,泪流满面后重返校园,并成为“书山乐少年”的领读员;沅陵籍企业家董海平和唐方平先生慷慨捐资600万元支持“全民阅读 书香沅陵”文化建设。正如二酉山藏书洞曾庇护华夏典籍,今日沅陵公益阅读空间同样庇护着市民的精神生活,成为现代社会的“心灵港湾”,使全民阅读的社会效应如涟漪般扩散。

沅陵全民阅读这场燎原之火,不仅照亮了湘西的群山,更昭示着一个真理:当一座城市以阅读为基石,其文化血脉必将生生不息,其精神之光必将烛照未来。

一审:唐圣利

二审:李国光

三审:刘纯意

来源:沅陵县史志研究室

作者:谢帅

编辑:唐圣利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