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融媒讯 5月14日,县委副书记、县长易中华专题调度“我的中华书山行”大思政课研学实践工作时强调,要守历史文化之正,创时代表达之新,将“我的中华书山行”思政研学品牌打造成县域文旅教融合的典范、样板、标杆。县领导刘少志,县直相关部门、学校负责人及研学课程主创团队参加。
当天下午,在沅陵一中大礼堂,来自沅陵一中、辰州中学等6所中小学教师代表依次登台展示“思政小课”课程设计。随后,与会人员共同观摩了《浩浩沅湘》课程片段吟诵展示、《书山有路云海间》思政大课,以情景演绎和多媒体互动展现了“书山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展示结束后,易中华主持召开专题调度会。听取关于“我的中华书山行”研学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与会单位围绕资源整合、课程优化、宣传推广等提出建议。
易中华指出,中华书山二酉山作为文化圣山,有遗迹可循、有典籍可证,是沅陵文旅的一张“金名片”。打造一堂有特色、有影响力、有沅陵特色元素的大思政课,是做好中华文明的当代转译、发展沅陵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需要,通过进一步打磨、润色、丰富,使其成为县域文旅教融合的典范、样板、标杆。
易中华要求,思政课内容要更加有针对性,形神兼具,突出书山对于文明薪火的守护和文脉赓续作用;突出发蒙启智、勤学笃行、朝圣祈福“三重境界”励志作用,深化“北孔庙、南二酉”文化品牌影响力;突出文化教育,加入民俗民风,让受众便于理解、接受、记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易中华强调,要立足沅陵“书山文化”特色,构建“政校企”协同机制,打造全国知名的思政研学品牌;要健全领导体系,组建工作专班,健全运营体系,明确主体力量和支援力量;要完善配套设施,将二酉乡镇集镇打造成中华书山文旅小镇,在保证安全质量前提下,加快推进思政大课报告厅、研学营地、中华书山藏书馆等建设;要加强对外宣传、强化要素保障,完善课程体系,分级分类开发思政课程,用“真情实感,真抓实干,真金白银”确保研学实践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一审:李 琳
二审:唐圣利
三审:张 环
来源:沅陵融媒体中心
作者:张贝 吴林荣
编辑:张环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