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日报]只因我从凤滩来

作者:邓永松 编辑:redcloud 2012-11-20 08:32:40

  只因我从凤滩来

  ——记国家电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援藏干部黄生奎

  本报记者 吴希 通讯员 邓永松 彭迅华

  凤滩,湘西沅陵境内酉水河畔一个美丽的小地方,因为拥有世界第一空腹坝水电厂而声名远扬。

  今年33岁的黄生奎,2004大学毕业分配到凤滩水电厂工作,2006年被提拔为当时全厂最年轻的水库调度班班长,3次荣获湖南电网水库调度员先进个人。

  2011年3月的一天,厂领导问他能否去援藏,他爽快回答:“这是个难题,但更是责任,我一定不辱使命”。一个月后,他成为国家电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唯一一名援藏干部。

  西藏的高原反应是每个进藏人的第一道坎。 “喉咙透不过气,鼻子时常淤血,每晚睡觉至少醒3次。”黄生奎和很多人一样,刚去那阵,身体非常不适。“高原缺氧,大脑记忆力下降,同事每人床头贴有一张姓名卡,每天睡觉前一遍一遍背诵,但到第二上班见面时相互依然叫不出名字。” 黄生奎说。

  西藏菜重川味,逢菜必放花椒,黄生奎每餐口舌全麻吃不消,于是动手自个做。由于高原压强小,水烧至80度就开,弄得没有经验的他,经常吃夹生饭。

  标准化、制度化、自动化的缺失是黄生奎在西藏工作的难题。西藏电力有限公司是黄生奎的援藏单位,他在调度控制中心运行办事处工作,主要负责水库调度和发电计划。上班第一天黄生奎凉了半截,全系统居然找不到一份像样的基础数据资料,工作流程不规范不标准,全凭经验,无法考核。采集数据依靠人工手算,没有自动化系统。调度人员专业知识缺乏。

  为此,黄生奎冒着恶劣天气和强烈的高原反应,走遍公司下属18座电厂调研,收集水情调度情况,补全各种资料。在公司领导支持下,由他编写的藏中电网水情调度制度和创建数据采集自动化系统日前正式投建。

  2011年,黄生奎参加青藏电网联网工程建设,加班加点编制电网运行方式安排,反复调试设备,保障了“电力天路”成功投运。同年参与编制藏中电网调度运行方式安排及控制措施,出色完成了建党90周年暨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大型庆典活动保电任务。

  当记者问黄生奎在西藏工作是否辛苦时,黄生奎说:“说不累,那是假话!只因我从凤滩来,再苦再累也得扛着!”

  黄生奎的西藏同事卓玛告诉记者:“运行处人手少,黄工什么都精通,不仅出色完成本职工作,还要兼干其他杂七杂八事。他是我们西藏电网建设的骨干啊!”

  援藏期间,黄生奎最牵挂的就是年迈多病的父母和新婚的妻子。“每隔几天,他都要往家里打电话报平安。我们也担心他一个人在外身体受不了,常常倒数回家的日子!”妻子小肖坦陈内心实话。

  今年11月7日,黄生奎圆满完成一年半援藏任务后,载誉归来。凤滩水电厂作出决定,号召全厂干部职工向他学习,并推举他参评今年省电力公司“十大杰出青年”。

    文章链接:http://epaper.voc.com.cn/hnrb/html/2012-11/20/content_589159.htm?div=-1

作者:邓永松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沅陵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