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不妨学一学郑板桥嫁女

作者:袁文良 编辑:redcloud 2013-11-06 08:53:25
时刻新闻
—分享—

  前不久,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就河北省沽源县岳树旺大操大办女儿婚事问题发出通报,要求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充分运用反面典型,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好警示教育,从思想上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由此笔者想到曾在一本书中读到的有关郑板桥嫁女儿的故事。

  故事是说郑板桥当年在山东潍县任知县之时,他的女儿小娟刚好要出嫁。待小娟出嫁这天,周围三乡八村的老百姓都纷纷赶来看热闹,他们想看看这位县太爷为自己的女儿准备了什么样的贵重嫁妆。可出乎人们的意料,人们没有看到象样的花轿,只见他的女婿赶着一辆牛车前来迎娶新娘,郑板桥给女儿的嫁妆也只是一个竹编的小箩筐。正当人们猜想着箩筐中装有多少金银财宝时,郑板桥让女儿把箩筐中的东西一一拿了出来,原来箩筐中装的全是针和线。郑板桥当着众乡亲无限深情地对女儿说:“父亲送你的这些陪嫁之物,是郑家珍贵的传世家宝。”他的女儿把这些针线装好,聆听着父亲的教诲:“你将这些郑家的传世家宝带到夫家,一定要手脚勤快,针线不丢,自食其力。”在把女儿扶上牛车时又叮嘱道:“你可不要辜负了我对你的期望啊!”他的女儿放好小箩筐,笑容满面地说:“请父亲大人放心,女儿切记就是了。”郑板桥就是这样简简单单地把女儿嫁了出去。

  郑板桥作为封建社会的县令,作为一地的父母官,嫁女儿时讲一讲排场,收一些礼金以炫耀自己的身份,也是无可厚非的。但他却没有这样做,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既不收彩礼,也不设酒宴,更不雇轿子,甚至连值钱的嫁妆都没有准备,他的这一举动受到了老百姓的高度赞扬。

  然而,历史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不少父母都存在着一种相互攀比的思想,总是不惜一切代价想把儿女的婚事办得体面一些。不必说为女方家准备了什么样的高档嫁妆,也不必说之方家为迎娶新娘花钱租来的高档车队,单说那婚礼仪式就足够“气派”,喜宴的餐桌也足够“丰盛”,前来的客人自然也是奉上“红包”。如果说是至亲好友前来祝贺,倒也属正常,但当下却有个别的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兴师动众,借儿女婚事之机以“人之常情”、“社会风俗”等为借口大行敛财之道,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通报的河北省岳树旺就是一例。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领导干部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风气好坏。岳树旺利用职务便利为女儿大操大办婚事,借机收受礼金和红包,在群众中和社会上造成了极坏影响,最终被撤销党内一切职务。因此,我们可说,领导干部如何操办子女的婚事也反映着领导的作风,也是如何看待手中权力、如何使用手中权力的大是大非问题。

  当然,儿女的婚事不是不能办,但一定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作为领导干部更不能借机敛财。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妨学一学郑板桥的做法。再说,不论多么气派的婚礼,毕竟只能热闹一时;不论多么时髦的家俱,也终究会陈旧过时;不论多么高档的家电车辆,也不能用一辈子。至于说手中有权的个别领导,大操大办儿女婚事,那些随“份子”、送“礼金”者并不是看中民间的“风俗”与“人情”,而是看中了你手中的权力,希望今日对你“投之以桃”,明日你对他“报之以李”。所以,作家长的,尤其是领导干部在儿女即将步入婚姻殿堂时都应该认真想一想,如何把儿女的婚礼既办得大方体面,又弘扬了中华民族勤俭持家的优良美德。特别是在当前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这也是一件转变作风的大事,还真需要我们三思而行。

作者:袁文良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沅陵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