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金溪农场有希望

作者:李国光 杨林 刘斌 编辑:redcloud 2016-10-13 15:07:50

  沅陵新闻网讯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个贫困山村,如何抱团取暖,创建家庭农场,它给当前的脱贫攻坚带来哪些启迪,今天让我们走进沅陵县官庄镇牌楼边村的金溪农场,去看看那里的农业产业发展升起的希望。

  牌楼边村位于沅陵县官庄镇以北4公里处,全村18个村民小组315户1287人,人均耕地面积0.8亩,牌楼边青山绿水,古朴自然,一条溪流贯穿整个村组,但因溪水每年暴涨导致农田损毁,水土流失,为了生存,该村现有劳动力652人中,外出务工达510人。留守儿童、孤寡老人、脱贫攻坚、返乡创业成为当地党委、政府挥之不去的牵挂。可喜的是,2015年初,在党的扶贫政策沐浴下,村里迎来了一支特别的驻村扶贫工作队。

  县委办副主任、县委办驻牌楼边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唐珍梅走访:

  “你这个一个低保一个月是115,一年就是1380,这个对吧?”

  “对。”

  “对的粮食直补是1126?”

  “嗯。”

  “你现在这个农庄你管工工资是怎么开的呢?”

  “100块钱一天。”

  “那你现在目前结过工资吧?…………”

  “今年也了了7、8千块钱了…………”

  走进牌搂边村金一组,只见这里空气新鲜,房屋焕然一新,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带动下,家家户户都进行了穿衣戴帽,门前产业连片,长势喜人,很难想象这里目前还是一个贫困村。

  “他屋里爱人有残疾,他两个小孩在读书,他主要就是因学和因残致贫的,而且张叔本人眼睛也有点问题”,牌搂边村主任张晓峰介绍说,“村里主要是跟她评了一个低保,一个指标,再就是我村里的保洁员,一年3600块钱,另外政策上享受的还有一个阳光雨露计划…………”

  “社会保障这一块,村里都跟你已经进行政策上的扶持了,现在呢,要发挥你的内动力,自己积极主动地发展产业,你象这里的金溪农庄是一个非常好的产业,第一个你可参与务工,增加收入,第二你可以实行土地流转、资金入股,如果资金有困难,村里结合工作队可以跟你想办法贷一点小额贷款,投入到这里面来,成为股东以后长期受益…………”

  县委办公室是县委的重要办事机构和综合职能部门、是县委工作运转、承上启下、联系左右和沟通内外的枢纽,具有参与政务、处理事务、履行服务三大职能,县委办驻村扶贫工作队在打赢全县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可想而知。

  为了帮助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向全县人民交一份合格的扶贫答卷,县委办扶贫工作队高度重视,按照全县统一部署,扑下身子,强化担当,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记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率先垂范上。从万人誓师表态发言到一进两访,从科学谋划到两学一做,工作队深入农户访困问需,广泛组织村民座谈,充分收集群众意见,因地制宜确定发展思路,努力确保扶贫成果看得见,经验可复制、可推广,为全县扶贫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模式。一年来,工作队重点在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居民饮水工程,以及科学指导、带动当地群众创建家庭农庄等产上项目上做出成效。金秋时节,记者来到金溪家庄,正碰上地里劳作的农户。

  “老乡,您今年多大年龄了?”

  “75了。”

  “那比较高寿了,在这里做事能不能吃得消啊?”

  “还可以,吃得消。”

  “今年到这里做了多长时间了?”

  “我做了一两个月了…………”

  “老板给你开多少钱一天?”

  “70块钱一天。”

  “您对这个70块钱满意不?”

  “可以啊,在家里来讲,有这个钱啊可以嗒。”

  …………

  “老乡,你有没地啊?”

  “有啊!”

  “地是怎么算的?”

  “地啊,按300块钱一亩那么算的。”

  “你家有几亩地?”

  “5、6亩。”

  …………

  “听说您是负责这里面带工的是吧,没做這个事情之前在做什么?”

  “就是在外面干一些务工啊。”

  “您觉得這个产业开发对当地老百姓有哪些好处?”

  “那就不要到外面去打工了,到這个农场里面去干活啊!”

  “这里最多的时候有多少人干活?”

  “有20多个。”

  “您有没有入股?”

  “入了两万,年底按比例来分红。”

  “什么比例?”

  “百分之十…………”

  金溪农场是一个由返乡农民工集体创业的成功典范,是脱贫攻坚新形势下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生动实践,其思想引领、因地制宜、自力更生、量力而行的操作模式受到各级领导的首肯。2015年春节,牌楼边几个当地返乡青年聚在一起,商讨如何改变命运,改变家乡的面貌,由第一个返乡创业青年杜时云提出集资建家庭农场,得到了全村人的响应。两年来,金溪农场建设受到了县乡村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县乡领导多次亲临农场指导工作,为农场的成功面市注入了强心剂,县委办扶贫工作队的驻村帮扶为参与农户带来了瓜果飘香的金秋。

  “这个葡萄是我刚刚从树上才摘下来的,我们这个葡萄全部都是用羊屎粪、鸡屎粪、猪屎粪施的肥料…………”

  “您这个葡萄味道怎么样?”

  “非常甜!”

  “现在价格多少钱一斤?”

  “目前是15块钱一斤。”

  “今年夏季开园以后到这里来的人多不多?”

  “蛮多呢,一般都是一家老小全家人一起来。”

  “到目前为止,销售多少?”

  “应该有1万多斤了。”

  “那这样的话接近10多万的收入了?”

  “有呢。”

  依托千里湘西第一镇美誉的官庄所特有的交通和区位优势,金溪农场的葡萄不愁销路,不用外销,真正做到了葡萄成熟,游客自来,目前该农场仅葡萄一项可实现纯利润每亩1.5万元。不仅如此,金溪农场正在按照“四季有花开、四季有果摘”的目标和愿望,脚踏实地,稳步前行。

  金溪农场会计杜应友:“我们集资了50多万,现在有200多亩,有4个品种的桃子,这有20多亩的葡萄已经挂果了,前面有几十亩红心桔,那边有18亩的红心弥猴桃,还有那个火红桔、蜜柚、脆柚,这个地方种了有十来亩试验品种,我们从今年农庄建造开始,带动当地老百姓务工,工资开出大概18万多了,带动当地贫困户6户24人就业,贫困户利用土地入股、有钱的就集资,土地除了300元一亩之外,还给了10%的股份给他,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想把这个农庄,建成四季有瓜果采摘,引进旅游第二产业发展,建立农家乐,再把农副产品包装上市,搞电子商务…………“

  村主任张晓峰:“我们村现有315户128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9户191人,我们村在县委工作队的帮扶下,先后发展了两家养猪厂、两家养鸡厂、一个食蛙养殖基地和一家金溪农场,我们通过这些产业将全村所有贫困户进行捆绑,通过这个模式可以使所有的贫困户有一个长期稳定的经济收入,使贫困户能够迟早的脱贫致富,在此,很感谢县委工作队对我村的帮扶和支持。

  县委办副主任、县委办驻牌楼边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唐珍梅:“我们县委办工作队作为全县的脱贫攻坚工作队来说,应该是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这么一支工作队伍,我们县委办张振华主任非常重视该项工作,多次亲自到该村进行调研、指导。我们工作队自驻村以来,主要做了下面几项工作:第一、完善村级阵地组织建设,发挥村级基层组织的功能,第二个、解决该村的道路、人饮、村级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解决该村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的一些交通、其它基础设施方面的瓶颈,再就是通过产业发展来脱贫攻坚,通过引导、示范、指导各个方面的工作,把该村的金溪农庄、养鸡场、食蛙养殖基地这些产业发展起来,带动农户去参股和务工等形式增收,让该村能够脱贫、让该村的49户农户能够脱贫,我们县委办工作队有信心也有决心在今年年底让该村完成整体脱贫攻坚任务。”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尽管天气原因影响了记者的拍摄,但在瓜果飘香的金溪农场依然可以感觉到这里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的特有味道,如此家园和农场,一定会让人信心满满、希望升腾。

作者:李国光 杨林 刘斌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沅陵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