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戴小雨:笔大如椽绘湘沅

来源:沅陵新闻网 作者:瞿云 编辑:redcloud 2018-04-24 08:54:58

  “从我们身旁流过的这条河流与脚下踩着的这方土地,是他们的多情让我激动,是他们的包容让自省自觉,是他们的厚重让我永远去思考。”阳春三月,沅陵县作家协会主席戴小雨的脚步穿行在“诗词之乡”官庄镇,他在那块热土上寻找创作灵魂,捕捉新时代气息。

  初见戴小雨,他一头飘逸的长发搭上瘦削的脸,散发浓郁的艺术家气息,谈吐谦逊,心存感恩。聊起文学,他说自己是位孤独的创作者,唯有坚守创作战线,用拙笔把沅陵的美景美人美事传达给世人,方对得起“作家”称谓。

  “不游沅水,难懂江河;不读酉水,怎谙水韵?”名篇《还是那轮秦时月》曾风靡三湘文坛;去年12月,数十万字著作《农历才是历》与读者见面,戴小雨再次成为大众关注焦点。

  戴小雨早期从事诗歌创作,《文学界》曾辟“诗人与故乡”专栏推介,后侧重小说与散文。1993年发表作品,迄今在全国文学专业期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200余件,作品多以期刊或栏目头条刊载,并配发了评论文章的专栏介绍。

  他创作的中篇小说《一辆车的公路》入选《小说选刊》佳作推荐栏向全国推介,散文《雪落讲寺》《还是那轮秦时月》分别收入《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新时期湖南文学作品选》,他创作的中篇小说《守旗》获湖南省文化厅小说奖,且多次获政府文学创作杰出贡献奖和优秀作品奖。2016年,根据戴小雨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狃花女》获澳大利亚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年度)、最佳电影制作、最佳青年男演员”三项大奖。

  2016年1月,以沅陵乡村和土地为背景创作的中篇小说《农历才是历》发表在省作家协会主办的《湖南文学》主编推荐头条位置上,作为全省2016年度重点作品向全国推荐;散文《与乡愁有关》和《借母溪》组诗6首分别发《湖南文学》第10期和11期;为宣传沅陵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而创作的歌曲《二酉故事多》《借母溪的诉说》《烟雨五强溪》发表在省音协主办的《音乐教育与创作》第六期。

  细数他的累累成果,使人仰慕不已。“能将沅陵的人文宣传开来,是我的荣幸和追求。”他用实际行动印证这句肺腑之言。

  戴小雨说,他要继续孤独着、创造着好的作品,培养、发掘一批有潜质的沅陵作家一步步地走向成功之路。

  去年8月,他陪同省作协名誉主席、《创作》杂志主编何立伟,《诗歌世界》主编匡国泰等一行考察沅陵地域文化,并组织考察团与县文艺界人士进行座谈和约稿;9月12日至15日,他组织“沅陵•洪江”沅水文化交流及创作笔会…………。每次有文人到访沅陵,他都会自当导游,详细介绍沅陵厚重历史与不凡成就,推荐县域文学爱好者借此台阶更进一步。去年以来,他推荐县文学创作者曹怀平在《湖南文学》第9期发表1万余字的长篇散文《沅陵的那些岁月》,推荐杨新才组诗《柳林汊》4首、散文《烟雨柳林汊》发表在《湖南文学》第10期,等等。在创作上,戴小雨及他带领的团队在全省基层作协组织创作中是最优秀的,在对宣传县域文化和推动县域旅游文化灵魂的构建,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擎作用。

  “二酉故事多,儿时就听过,白河的水不白,哎呀…………”文到此处,耳畔仿佛又响起戴小雨的民歌曲谱。浓郁的乡土乡情使他以诗人的站位梳理家乡脉络,时而描绘5852平方公里的青山绿水,时而讴歌67万勤劳勇敢的沅陵人,正如他的友人所说:“他是那种瘦金体,无论从事什么,看上去都笔划清楚。”

  【人物简介】戴小雨,男,生于1968年冬,沅陵县人,怀化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沅陵县作家协会主席。

来源:沅陵新闻网

作者:瞿云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沅陵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