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40年变迁】谱写教育发展新篇章

来源:沅陵新闻网 作者:瞿云 冯奎 编辑:redcloud 2018-11-07 15:15:31

  红网沅陵分站记者 瞿云 冯奎

  教育兴则人才强,人才强则城市旺。2015年以来,沅陵教育工作搭乘县域经济发展的高速列车,在践行“人文科教强县”的战略目标中披荆斩棘,走开了一条康庄大道:教学质量实现新飞跃,高考成绩连年创新高;万众翘首的思源学校建成开学,破了城区30年无新校区的“魔咒”;全面完成消除超大班额任务,解决了“城镇挤”问题;“百名优秀教师”工程出世,赫然入列县委、县政府“五百工程”。

  沅陵教育始于秦代二酉藏书,兴于明代王阳明虎溪讲学,盛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源远流长、根基深厚。进入新时代,沅陵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工作目标,突出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千方百计使“人文科教强县”战略落地生根,教育质量稳步提升,逐渐步入了“上好学”的新阶段。

  冬阳和煦,漫步沅陵大地,一幅幅人业旺、教育兴的新时代画卷徐徐铺开,向世人陈述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新变化,取得的新成就。

  谋划:计熟事定,举必有功

  “大抓校园安全创质量、师资水平创质量、办学条件创质量、教育管理创质量,在教育质量上论英雄。”2016年12月21日,县委书记钦代寿在当年高考总结表彰会上提出“四创一论”要求,为振兴沅陵教育提出了策略和路径。

  “要将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真正体现在规划之中。”县长周重颜召集有关部门及县内资深教育专家座谈论证教育发展规划时,明确要求将教育事业纳入沅陵县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并研究制定《沅陵县教育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政策措施得力。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教育的《规划》《方案》文件,强化教育优先发展的顶层设计;健全定期议教制度,县委每年至少召开1次、县政府每年不少于2次以上的专题议教会,重要议题随时上“两常会”,解决了教育扶贫、教师补员、思源学校建设、教育局机关搬迁等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建立7个督学责任区,教育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重要内容、评估结果的重要依据。

  经费保障给力。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016年沅陵为87681万元,2017年为109036万元,占GDP的比例分别是4.98%和5.88%,提高0.9%;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2016年为21.6%,2017年为22.10%,逐年提高;公共财政教育经费2016年为75406万元,2017年为88906万元。2018年,县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全县学校功能室及教学设备配备,确保了教育投入“两个比例、三个增长”。

  平安校园尽力。落实检查准入制度,涉及学校检查必须报批,严禁对学校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开展“平安校园”创建,出台《沅陵县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强化责任、完善机制、保障安全;53名县级领导和96个县直单位联系城乡63所学校,为学校办实事,营造了重教氛围。2016年被评为“湖南省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县”,2017年被评为“怀化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运筹帷幄,方能决胜千里。沅陵教育工作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落实,从经费保障到平安创建,县委、县政府倾心尽力,突出了教育优先发展地位,为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长足动力。

  建设:层台累榭,百校备举

  初冬,走进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思源实验学校,一栋栋教学楼拔地而起,多功能体育场上健儿飞奔,一批先进的教学设备投入使用,校园处处显现着现代化气息。目前,该校有36个初中班,1956名学生。

  移步清浪九校,灰色的教学楼,白色的教师宿舍,黄绿色的运动场,仿佛置身童话世界。“学校变化翻天覆地!”该校副校长向开杰扎根清浪九校三十余载,见证了学校的前后变化。他介绍,近年来,学校基础设施全部改建、新建,并通过了省市合格学校验收,图书室、阅览室、理化生仪器室、实验室及其他6大功能室一应俱全,办学条件已逐渐达到标准化学校指标。

  沅陵按照“扩容城区学校、提质农村骨干学校、改造农村薄弱学校”思路,抢抓合格学校和标准化学校建设以及薄弱学校改造等机遇,大力实施教育建设项目,完成了鹤鸣山小学、荷花池小学、凤鸣学校、沅陵三中等城区学校的扩容;新修了思源实验学校、启动了芙蓉学校建设前期工作,建成合格学校14所、薄弱学校改造56所、标准化村小(教学点)40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10所,新增2000多万元的装备。2015年以来,累计完成建设投资6.6亿元,一批农村骨干学校焕然一新,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

  与此同时,投资1000多万元,完成4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任务,挂牌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65所;改善普高办学条件,重启沅陵一中新校区建设,推进沅陵二中、六中、七中改扩建工程;加强职业中专建设,建成一批功能室和实训场地,对接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引入苏州浩宇电子商务企业,对接向华电子、奇力新电子等5个实习基地。

  2016年,全县高考二本以上录取人数突破700人大关,在全市高中教育质量表彰会上荣获“突出贡献奖”,2018年全县高考二本以上录取828人,高考录取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17年3月,以县职中为办学主体的县职教中心被认定为“湖南省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

  均衡:补齐短板,城乡一体

  10月19日,溪子口小学、深溪口九校、太常九校、肖家桥九校、军大坪九校、枫香坪九校及筒车坪九校等七所学校校长郑重地签字盖章,标志着聚能教育共同体正式诞生,实现了城乡教育抱团发展。

  解决“乡村弱”。 2015年以来累计投入农村学校建设资金3.8亿元,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新进教师全部安排在农村学校,先后补充742名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城区9所学校与农村53所学校结成聪明,建立9个教育共同体,实行师资互派、资源共享、教学互动。

  缓解“城镇挤”。县委、县政府研究制订《沅陵县消除大班额专项行动计划(2018-2020年)》,调整布局,扩大资源,控制规模,配备师资,一校一策,计划3年投资8.63亿元,实施项目17个,新增学位1.5万个。今年春季,已全面完成消除超大班额任务,到2020年全面完成消除大班额任务。

  推进教育扶贫。2017年整合1000万资金,2018年整合1500万元以上,聚焦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落实免教辅及“补天窗”政策;发源于沅陵,走向全省,现已覆盖省内10个县的弘慧教育基金,10年累计在沅陵投入2500多万元善款,援助33所项目校建,资助学子1500多人,并通过弘慧牵线搭桥,马云、桂馨、友成等20多个公益组织、50多个项目落地沅陵。

  沅陵教育布局点多面广线长,县委、县政府全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有效解决了城乡教育发展失衡的难题,为乡村教育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让城乡孩子都能享受公平教育。

  内涵:众建贤才,唯才至上

  “沅陵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沅陵一中尊师重教氛围浓厚。”去年11月5日至7日,省教育厅副厅长、主任督学唐亚武深入沅陵一中开展“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督导评估给予如是评价。

  百年老校沅陵一中秉承“尚学求真、和谐人本、知行合一、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是“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近年来,沅陵教育大抓以提高质量为特征的内涵型发展,师资、工作全部聚焦质量,综合办学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强师资队伍。采取直招、公招、委培、特岗、外调等多种途径,2015年以来共补充教师825人,其中今年补员364人;争取了全省首批“国培计划”项目县,通过国培、省培、县培和校培,每年培训教师7500人次;编辑《沅陵县教师培养三年规划》,加强教师队伍素质培养。

  强教育管理。开展中小学校、幼儿园目标管理年度考核,奖优罚劣;充实7个督学责任区力量,开展“一月一主题”督导活动;沅陵一中依托学农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鹤鸣山小学抓教育科技活动40年不松劲,年年有作品在省以上大赛中获奖,陈家滩九校承办全省现场会,其经验做法得到肯定和推广。

  强教育科研。大力开展课题研究,全县立项课题53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8项、市级8项,实现校校有课题,师师做研究;完成省教育体制改革项目试点,县教研室被授予湖南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称号;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样板校建设工作,沅陵一中确定为省级课改样板校,35所学校确定为市级样板校;科学、艺术教育成果丰硕,先后被国家教育部授予“文艺展演优秀组织单位”,省“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

  教育是一座城市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幸福指数的民生面孔。沅陵厚重的文化历史,赋予沅陵教育独特的个性与魅力。站在新时代的出发线上,沅陵教育满怀信心,蓄势待飞。


来源:沅陵新闻网

作者:瞿云 冯奎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沅陵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