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春走基层】贫困村里的“志气哥”

来源:沅陵新闻网 作者:邓永松 编辑:redcloud 2019-01-23 22:49:22

姚茂英检查蜜蜂
姚茂英向师父学习养蜂技术
姚茂英送蜂蜜要谢记者
姚茂英在河边守鸭
村支书陈洪福开车进城帮姚茂英卖鸭

姚茂英干活一天回家吃晚饭

  沅陵新闻网记者  邓永松

  “志气哥”名叫姚茂英,是残疾人,10岁学会走路,12岁学会说话。今年25岁,创业三年,闯出新天地。

  1月22日,在沅陵县二酉乡施溪村,见到姚茂英,刚好看蜂回家,山道沆洼,步履蹒跚,弄了一屁股泥。

  大伙佩服他:“有志气,懂感恩,不靠不要,脱贫路上好榜样!”

  养鸭:喂一次饲料来回20多趟

  2017年,姚茂英凭借好山好水,在家门前养鸡。

  山鸡味香,野猫好吃,一年下来,遭蹋200多只,姚茂英赚头不大。

  2018年开春,他改养鸭子,第一拨鸭苗买回来,不到一月,麻烦来了:雨大怕淋,水大怕流,冬季怕冷。

  “我成了被赶上架的鸭子!”姚茂英自嘲完,硬着头皮干下去。

  他在溪边搭建避雨棚,把铺盖搬进去,和鸭子一起住。

  一双雨靴,一顶斗篷,是那段时间姚茂英的标配。

  有太阳,赶鸭出棚觅食;遇变天,追“鸭军”回棚避雨。冬天棚子漏风,买油布遮严;温度太低,给鸭子装电灯取暖。

  夏天,给鸭子喂粮食,搬不起大袋,他用小袋提,一次装8斤,400只鸭子喂饱一次,每天来回跑20多趟,累得满头大汗。

  从家到鸭棚,300米远,对正常人来说,10分钟一个来回,而姚茂英至少要用20多分钟。

  “决心大,不服输!”父亲姚元华说,姚茂英手脚不灵便,摔跤是常事,每次摔了,爬起来,继续往前走。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上半年,成功出栏1200多只商品鸭,乡村干部和社会好心人帮他卖,收入1.3万元。

  县里鼓励残疾贫困户创业,畜牧局奖他5千元创业资金,农业局再奖补2400元产业资金。

  收获第一桶金,姚茂英干劲更足。8月份,他养第4拨鸭,盘算年底再打个翻身仗。

  谁料想,12月底,不法分子在门前溪中药鱼,姚茂英的鸭子饱食一顿,等着上市的400多只鸭子中毒死掉。

  半年辛苦打水漂,姚茂英很伤心,一个星期吃不下饭。

  报警后,他仍不服气,捉了一只活鸭和一只死鸭,专门跑到县技术部门解剖化验,佐证鸭子服毒鱼而死。

  10多天后,不法分子在村口被村干部人脏俱获,姚茂英心头一块包袱卸下,指望投资有赔偿。

  “创业不死心,山前必有路!”姚茂英说,养鸡怕野猫,养鸭怕毒药,把心思转向养蜂。

  养蜂:夏天遮荫 冬天“盖被”

  半山坡上,一块开阔地,并排17桶蜜蜂。

  桶口不时有蜜蜂“嗡嗡”进出,翻开桶底,露出半块蜜糖,这是姚茂英另一个创业梦想地。

  “甜蜜事业是党给的,技术是师父教的。”2018年春节后,县委书记钦代寿上门扶贫问需,姚茂英吐露心思:“养蜂风险小,我想试试!”

  书记表态支持,帮忙联系信贷部门,当月派人把3万元扶贫贴息贷款送来。

  干部扶真贫,姚茂英心存感恩,决心不辜负期望。

  4月份,第一批8群蜂种买回家,放进8个蜂箱,姚茂英懵懵懂懂开始养蜂。

  喝稀饭也有巧。一个月下来,姚茂英发现不对劲,两群蜂种逃之夭夭,他赶紧找师父。

  乡扶贫站得知姚茂英难处,立马指派技术员刘华上门查明原因,并长期对接他指导技术。

  刘华建议姚茂英改箱换桶,既好操作管理,蜂蜜品质又好,不愁销路,还免费送给他蜂桶和养蜂工具。

  “不同季节,不同养法!”有师父手把手教技术,姚茂英问得勤快,学得用心。很快人工分蜂等技术,姚茂英烂熟于心。

  “身残志坚,有事业心,很多健全人都不及他,这样的徒弟值得教!”刘华说对姚茂英很欣赏。

  6、7两月,气温高,蜜蜂易“跑”,姚茂英每天上山打草,覆盖桶沿上,给蜜蜂遮荫。

  2019年1月1日晚上突下大雪,姚茂英担心蜜蜂冻死,半夜爬起,深一脚浅一脚走向雪地,用烂棉絮旧衣服为蜜蜂“盖被子”保暖。

  平时里,放完鸭子,姚茂英就上山看蜂,用扫把打扫排泄物,看看有不有大马蜂、青蛙“侵害”?蜜蜂自己内伙是不是在打架?

  没戴蜂帽,姚茂英经常被蜂蛰,身上肿痛难忍。

  大学专家教授进村送科技培训,姚茂英不错失良机,父子俩一同到村部参加培训。课堂上,他向老师提的技术问题最多。

  付出总有回报,姚茂英的蜜蜂越养越好,甜蜜事业越干越有劲,到2018年底发展17桶,收获蜂蜜100多斤,收入8000多元。

  学习:励志精神感动同学和教授

  大学是骄子天堂,2018年11月,在长沙,姚茂英做了一回骄子。

  沅陵、邵阳两县90名脱贫致富带头人到湖南农业大学“充电”学习农村农业发展和技术知识,姚茂英有幸其中。

  12天时间里,每天在校门口,都有同学和老师找姚茂英合影留念。

  “他是班上的励志‘明星’!”同去学习的沅陵同学覃泽涛说,开始 大家用异样眼光看姚茂英,知道故事后,深为这位“志气哥”感动,主动与他交朋友,出门帮忙照顾,争相找他合影。

  “感谢老师和同学们对我关心,很荣幸到农大学习,很高兴认识这么多长辈和老师!”结业典礼上,姚茂英做励志发言,老师在台上特意放一把椅子让他坐,自己站着。

  说话结巴,一句话在中途经常“卡壳”,第一次班会分享经历,尽管姚茂英的话断断续续,但大家听得很认真,用热烈掌声鼓劲加油。

  姚茂英志气大,感动着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明亮博士。下课后,他专门找姚茂英留影,鼓励姚茂英继续努力,当好农村致富带头人,技术有难题,乐意帮忙。

  感恩:“背后总有一股推动力量!”

  “我身体残疾,拖累父母,想自立,自己养活自己,不再连累父母。”姚茂英不只一次这样说。

  其实,认识姚茂英都知道,他的感恩不仅仅只对父母,凡是帮助过他的人,姚茂英深深记在心。

  “干部为我争取奖补政策,帮卖鸭子蜂蜜,免费教我技术。怕我摔倒,为我家安装门前和楼梯护栏,见我家房子简陋,掏钱安装门窗,改造电线,添置床柜。”

  “长沙步步高超市驻村扶贫工作队上门送慰问金,给我买被子,沅陵店明年开业,承诺包销我的产品。”

  2018年底,县残联理事长张远友上门给姚茂英发放1万元创业奖励资金,姚茂英激动地说:“这些年,政府处处关照我,残疾、低保、贫困政策待遇不少我一份!”

  2018年8月,村支书陈洪福帮忙在微信朋友圈卖鸭子,用自家小车送鸭子到县城卖,姚茂英非常感动,回来后,英坚持要付车费表示答谢,被婉拒。

  覃泽涛来送卖鸭货款,姚茂英硬是不收恩人自己买的两只鸭子钱,临走时,两人为此推让很久,覃泽涛放出狠话:你若不收,下次我就不帮你!这才罢休。

  陈洪福说,姚茂英是贫困户,从不向村里诉苦要这要那,有他作榜样,别人心服口服,村干部给村民做工作省了不少口舌,民风越来越好。

  “背后总有有一股推动力量!”面对记者,姚茂英内心激动,要感谢的人太多。

  突然,他话锋一转说:“这两年,有党的好政策支持,有各级干部和社会好心人帮忙,我和我家变化很大呀!”
                                                                                                                                                 (编辑 陆丹)


来源:沅陵新闻网

作者:邓永松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沅陵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