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明文化

来源:沅陵融媒 编辑:唐圣利 2020-12-25 16:04:25
时刻新闻
—分享—

沅陵山歌

山歌是劳动人民自由抒发情感的民歌种类。传统山歌中最常见的内容是爱情和苦难。山歌常在户外歌唱,曲调多高亢嘹亮,节奏多自由悠长,歌词多即兴创作。山歌的歌词具有纯朴的情感、大胆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等特点,生动鲜活,真切感人。沅陵山歌受历史、自然环境、风俗习惯、语音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风格上形成三大色彩区。即以深溪口乡为中心,境内沅水上游两岸方圆区域为上河腔系,上河腔系是以“落阳腔”为主要的色彩腔调;沅水下游两岸方圆区域为下河腔系,下河腔是以“顿顿腔”为主要色彩腔调;境内酉水两岸方圆区域为北河腔系,北河腔是以“高山腔”为主要色彩腔调。每一腔系由多种腔调形成的同一风格色彩。沅陵山歌从节奏旋法上又可分三种:一是高山山歌;二是短尾山歌;三是坐唱山歌。高山山歌数量较多。不仅在北河腔系里,在上河腔系里和下河腔系里也出现不少,特别是在下河腔系里,演唱者结合语言特色行腔也别有韵味。高山山歌是在大山里喊唱的歌,山高调高,距离远,音也唱得长。短尾山歌是在田间地头,近距离演唱的歌。坐唱山歌在上河、下河腔系里流行,北河腔系里难见。遇到喜事,大家围在一起,一领众和,热热闹闹,领唱多是即兴作词,和唱是固定的衬句。从题材内容上可分三类。一是情歌类。情歌占据了山歌相当大的比重。俗话说:“无郎无姐不成歌”,沅陵的情歌,情真意切。或直抒胸臆,或含蓄内敛,却总能窥见男女间纯净的心灵。如《唱支山歌试妹心》:“隔河看见花成荫,心想摘花怕水深,丢个石头试深浅,唱支山歌试妹心。”二是生活类。此类山歌涉及的题材广,有反映时代的劳动生活,唱耕锄劳作,唱春夏秋冬;有对生活的感概,唱人生百味,唱冷暖人间。如“山歌好唱口难开,林檎好吃树难栽;白米好吃田难做,鲤鱼好吃网难开”、“不会唱歌莫惹娇,不会剖蔑莫动刀;不会划船莫下水,烂船莫放水中漂”、“桐子树上结青球,姐妹吵架莫记仇;只有弟兄合到老,哪有姐妹合到头”。三是时政类。此类山歌主要表达对社会的一种感情和态度。每个时期都有相当一部分山歌直接表达着劳动人民对社会时政的看法和理解。如“当兵就要当红军,革命胜利不受贫;会做工的有工做,会种田的有田耕”,就是当时劳苦大众对革命的向往与憧憬,对革命队伍的拥护和爱戴。新时期以来,时代赋予山歌新的内涵,内容更加健康,内涵更加深远,精神更加积极。沅陵县七甲坪镇,经常用山歌聚会来进行时政学习。

辰州傩

神秘诡异的巫傩文化在五溪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王逸在《楚辞章句·九歌序》中说:“昔楚国南邺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作歌舞以乐诸神”。五溪文化中的这种古俗,至今在沅陵,特别是七甲坪乡犹存,称为辰州傩,又称土家傩。

辰州傩渊于荆楚,辐射于巴蜀吴越秦等地,曾一度影响中原。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沅陵县志》记载:“辰俗巫作神戏,搬演孟姜女故事,以酬金多寡为全部半部之分,全者演至数日,荒诞不经,里中习以为常”。清乾隆十年(1745)的《永顺县志》也记载有辰州傩戏的影响:“永俗酬神,必廷辰郡师巫唱演傩戏。……至晚,演傩戏。敲锣击鼓,人各纸面一:有女装者,曰孟姜女;男扮者,曰范七郎”。清道光元年(1821)《辰溪县志》记述了当时巫傩之盛况:“又有还傩愿者,……至期备牲牢,延巫至家,具疏代祝,鸣金鼓,作法事,扮演《桃源洞神》、《梁山土地》及《孟姜女》等剧,其名有三请愿、朝天愿、去霄愿、白花愿之属”……

现存于沅陵县七甲坪镇的辰州傩,分为“上河教”和“河南教”两大教派,曾有61坛。行傩时分为三个部分:傩祭(即做法事)、演傩戏(又称傩堂戏)、演傩技。傩戏按其内容形式有傩堂戏、小戏、大本戏之分,是法师请神演变而成;表演剧情简单,小戏已具小型戏曲特征,大戏的戏曲化程度较高,主要剧目有《孟姜女》、《龙王女》、《七仙女》、《鲍三娘》等,傩技为绝技杂技表演,主要有上刀梯、过火槽、踩犁头等。

辰州傩所包含的傩祭、傩戏、傩技及其面具艺术是中国古老而神秘又极富特色的一种民俗文化,堪称中国丰富多采的民俗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在湘西北的民间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当地人民群众长年生产、生活、文化传承的缩影,是湘西北地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辰州傩戏作为一种色彩鲜明的古老艺术而言,其歌舞戏曲,又具有神灵人格化,内容情感化、形式多样化的可剧可唱性的特征,是现代戏剧的活化石。

辰州傩戏声腔属高腔体系,有着强烈地方性的唱腔成就了他的重大特征,也体现了他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以“一启众和”的帮腔形式为其音乐特征。傩祭、傩戏不用丝弦、只用锣鼓钹的伴奏又为其一特色。

法师在行傩时用的辰州符,能治病救人,化解心理危机、酷署尸体防腐等人类未知领域的神秘特征。

傩戏、傩画、傩面具等造型艺术,既是傩戏最重要、最为典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间艺术和瑰宝。

濒临失传的辰州傩戏,2006年被国家选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

沅陵劳动号子

沅陵劳动号子是沅陵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象的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劳动场景和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

沅陵的劳动号子按照劳动工种的不同可分为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和船事号子。

盘木号子

搬运号子是在以人力直接负担重物的运输劳动中所唱用的号子,例如装卸、扛抬、挑担、推车等。特别是在集体性的运输劳动中,统一步伐、调节呼吸、振奋情绪,就直接与劳动的安全和效率相关联。

由于沅陵盛产木材,这里的木材被大量的运往外地,砍下的木材需要从山上拖至运输码头,受当时的劳动条件所限,这种重体力活只能靠人力来完成。盘木号子就是劳动者在搬运这沉重的木材时所唱着。在沅陵北部落鹤坪、高碣头和明溪口一带的盘木号子又被称为“三声号子”:该号子以一领一和为一声,分成三声,所以称为“三声号子”。它采用领和有规律交替的演唱形式:领一小节和一小节,两小节为一声。第一声中的歌词为语气虚词,第二声和第三声里才加入有实际意义的歌词,歌词中衬词使用的较多。它与南部的《盘木号子》的旋律走向不同,不再是一味的下行,因此性格上较之开朗乐观。

车水号子

农事号子是在从事一般农业劳动时所演唱的歌曲,这种劳动的强度并不大,而且参与劳动者男女皆可,因此车水号子的旋律性强,曲调较优美,歌词的内容也更加丰富。流传在沅陵县张家坪一带的《车水号子》,由于车水工作的劳动负荷量不大,所以它的演唱形式不同于其它劳动号子领唱者都是男性,它如果女声好可采用女声领唱,男女声和唱的形式。

船工号子

沅陵的水运与沅陵人的生活紧密相关,在人民生活中产生着重要影响,船工号子它伴随着水运过程产生,行船时的气候条件以及行程中地理环境的不同都是形成船工号子表现形式丰富多样的主要因素。因此沅水的船工号子是沅陵最有特色、表现力最丰富且最有代表性的劳动号子。沅陵船工号子的内容、形式相当丰富,在不同的环境中喊着不同的号子。根据曲调种类不同可以分为撬排号子、摇橹号子、荡浆号子、拉纤号子等等。

沅陵劳动号子的演唱形式多采用领、和相结合的形式。领唱者唱歌词,和者唱虚词,形成一呼一应的形式。领与和的结合形式多样,以密接式为最多,即领部与和部相接,交替出现,呼应紧密。如《盘木号子》、《荡浆号子》等。其次还有句接式,即领部与和部相连构成完整的乐句,如《车水号子》;《酉水船工号子》领和的结合形式采用重叠式,即领部与和部同时出现,构成多声部音乐织体,有较强的音乐表现力。

劳动号子的歌词全由领唱者即兴创作,歌词的内容主要是以描绘沿途的地理风貌、民间风俗以及自身的生活感受和思想情绪为主,采用比喻、夸张、寄托等手法表达劳动者的情感。如:“车起水来唱起歌,妹妹领头哥来和,歌声醉倒山中鸟,车起水儿上高坡。”含蓄的表现了歌唱者在劳动时内心对爱情的缠绵之情。又如:“二声号子响沉沉,惊动四方土地神,土地公公宽心坐,土地婆婆保太平。”这句运用夸张和寄托的手法,表达了歌唱者祈求四方的土地神都保佑自己平安的心情。歌词的格式大都采用七言四句体,讲究韵脚、韵律。如:“高山砍树莫边头,(抬)口口叫郎莫放排,有的放排排上死,还有许多没回来。”每一句歌词分为前四后三两节来演唱,中间插入固定的唱腔:即开头的两个小节的唱腔。每句唱腔的旋律基本相同,但会根据歌词的不同发音旋律会有相应的调整,一般采用地方方言,在没有太多文化和专业音乐知识的劳动人民中,他们能够注意到腔词关系的协调,充分的体现了劳动人民对民歌艺术优秀的创造力和敏锐的悟性。

土家鸟经

土家人爱鸟如命,斗鸟也近乎西方人斗牛那样痴迷。

说起“斗鸟”,沅陵县火场、大合坪乡等地的土家乡亲津津乐道,满腹的“鸟经”,十天半月也念不完。他们养鸟,视若“亲亲宝贝”;他们斗鸟,演绎了独特的鸟文化。

土家人为何与鸟儿亲密同乐,缘于当地关于一个“神鸟”的传说。相传东汉时期,朝廷派伏波将军马援征剿“南蛮”,当地山民势单力薄,难以正面抗击,只好躲进土家人聚居的沅陵火场乡素有“地下迷宫”之称的“无缘洞”。由于山民从不侵犯飞鸟,鸟类也不怕人,围绕洞口欢快地飞来飞去。官兵追至洞口,发现这里飞鸟如歌,一领兵说:“洞中有人必无鸟,有鸟必无人”于是下令撤兵。就这样,山民们因鸟躲过了一场劫难,从此,世世代代的土家人有了养鸟的习惯,他们敬鸟如神,便产生了如何识鸟、赏鸟、沐鸟、训鸟、斗鸟等鸟文化现象。

如今,每逢重大喜庆活动或农闲时节,沅陵的土家山寨就是鸟的故乡、鸟的天堂,以画眉为主的斗鸟等文化活动日,成为土家人最原始狂欢的节日,其热闹程度不亚于城里沅水河边的赛龙舟,人潮涌动,喝彩声震天。

土家人斗鸟分小斗和大斗。小斗为“一村一组”不分季节相约而斗,大斗则为“一乡一镇”摆擂台赛,这要等到农历八月中秋后。因为,这时人儿最闲,鸟儿最壮。“大斗”就逐渐演变成沅陵现在的斗鸟节。

士家人斗鸟的招式主要包括“打隔笼”和“打滚笼”两种,还有“打游击",以示土家人敢拼搏、不服输的”硬骨头精神。“打游击”即把鸟放出鸟笼来斗打。“打滚笼”则是两鸟同处一笼互相扑斗,场面异常激烈。“滚笼战”和“游击战”,一般来说是靠体力、勇猛击败对方。“打隔笼”凭的是打技绝招取胜。竞击技术主要有“捆丝”:即两鸟相斗,把另一方的脚咬住拖过来,将对方的双脚捆在打桥上,然后拼命用嘴啄对方的脚;“箍头”:即把对方的头抓过来,按在自己笼边,用爪紧紧箍住对方的头;“打灌嘴”,即待对方的嘴张开,迅速把自己尖硬的长嘴插进对方的嘴内,咬住舌子用力往外牵扯;“打合嘴”:则是两只鸟互相咬住对方的嘴,互不松懈;“穿牛鼻”:即当对方的头扑向自己时,以极快的速度把尖嘴准确地插入对方的鼻孔或用爪插入鼻孔。对战败的鸟称之为“铺翅、绕笼”。斗鸟前,土家人极为重视养鸟、护鸟和选鸟,要求“腿粗、嘴硬、翅活、尾灵”,正如当地俗语说的:“牛筋腿,钉子嘴,剪刀翅,蒲扇尾,不打不打三百嘴”。

土家人的鸟笼制作也极为讲究,做工精致玲珑,由美丽的“鸟笼衣”、36根细竹和72根竹条编制而成,镶刻有“两鸟抢宝”、“八仙过海”等图案。鸟食极为“精致”,用鸡蛋和鸡腿部精肉相拌炒熟而做。现在,土家山寨富裕了,沅陵土家人玩鸟也玩出了花样,走亲戚带上鸟笼,回娘家带上鸟笼,进城里带上鸟笼,就连下河赛龙舟、上山唱山歌,也要带上自己心爱的鸟笼,鸟儿成了土家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佤乡人婚俗

佤乡人婚嫁礼俗繁多,大致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等程序,旧称“六礼”,此俗至今依存。

所谓“纳采”俗称“提亲”,就是男方请媒人携礼物上女方的门说亲;提亲即古代中也叫“讨口风”。

佤乡人也十分讲究门当户对。提亲后,姑娘父母若同意媒人介绍的婚姻,为了对男方的人品,家族、家产状况做更多的了解,允许姑娘在其姑嫂的陪同下,到男方家里去实地观察调查,俗称“看屋场”。看罢屋场后,就该到了“问名”,俗称“取八字”就是女方答应后,男方讨来姑娘的生辰八字,准备请算命先生与男方的小伙子合八字。

“纳吉”俗称“合八字”,就是将男女双方的年庚合算,看看是否相符。取得女孩的八字后。男方即将自己的生辰八字写在庚帖上与女方的八字相对照,请算命先生看有无相克的地方,先看男女双方的生肖是否相冲;再看生庚八字双方的“命底”“命价”如何,如果双方八字相克,男方则拒绝这段姻缘;如果八字不相克,就初步定下这桩亲事。

“纳征”俗称“为定”。八字合垄后接着的便是送聘礼,男方将早以备好的酒肉、衣物、首饰等交与媒人一同送给女方,以示确认,不得悔改。还要经过“小定”“大定”之后就算真正地定了这门婚事,到此,男女双方从今以后可以相互走动,男方必须在每年中的“端午”“中秋”“春节”这三大传统节日给女方拜节,均不得轻易悔婚,如果男方悔婚,以往所送礼物,不论价值多少,皆不得向女方索回,若是女方悔婚,则要如数退回男方的一切物品。

“请期”俗称“选日子”,就是确定结婚日期。所择的日期尾数原则上都应为像“二”“六”“八”“十”这样的双数,意思为好事成双,顺利吉祥。

新姑娘在出嫁前,有哭嫁的习俗,俚语叫“打油”。即在将出嫁的前半个月左右,长至一个月,待嫁女子每天晚上在村寨中大姑娘、小媳妇的陪同下,一面忙着做些出嫁的最后准备,一面哭诉姐妹情深,越临近婚期,来陪哭的人就越多,哭得就越热闹。

“迎亲”俗称“娶媳妇”就是大婚之日,娶亲完婚。迎娶新娘,多在早晨,出行前要准备好“拦门礼”,路途远的,也有午夜即上路的,到了女方家门口,不能直接进入。良辰吉时一到,新郎官在礼官司仪的带领下来到堂前,发完香蜡、烧罢纸钱,待新郎官行完叩拜,在伴郎的陪同下率先原路返回,女方则正式发亲。

新娘娶到了夫家门前,要由道士做法镇邪。以雄鸡血、符、咒等拦截跟随而来的妖魔鬼怪。还须跨过火焰,再才能进入夫家。此时公婆也要回避不能在新娘进门时碰面,俗称“冲热脸”。

婚后第二天,俗称“三朝”。是新娘新郎回娘家的日子。新婚夫妇要备礼品及几桌酒菜挑到娘家去拜望女方家人。吃完宴席后,娘家亲戚也要带上谷米之类的礼物与新姑娘夫妇当天回婆家去,俗称“送三朝盒子”,又叫“会亲家”。三天后,再去娘家就可以留宿了,回门之后,婚嫁过程才完全结束,新婚夫妻从此便开始全新的生活。

来源:沅陵融媒

编辑:唐圣利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沅陵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