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一线“好山留客住,五溪秋水为君清”的沅陵,这里群山环绕,云雾笼罩,眼前一幅饱含文化古韵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绘声绘色地向人们讲述历史人文“繁盛三千年不衰”的古县文明。早就听闻沅陵是千古迷郡,境内有盘瓠传说、夸父逐日、辰州巫傩、二酉传奇、眼前佛国、黔中郡之谜、无射山茶韵、狃花文化、哇乡族群、传统龙舟十大神秘现象,虽未至却心向往之。
值此旅发大会契机,沅陵以书为媒广邀各界人士汇聚,用心用情之处历历在目。笔者有缘参加由怀化市主办的京昆古驿道,智驾雪峰山主题活动,在启程之前就收到了沅陵接待专员的致电问候及短信提醒,包括来沅报到、用餐引导、游玩环节等一系列服务都彰显温馨细致。
踏入沅陵博物馆,光阴在此低语。那些静默千年的古老器物,犹如半梦半醒的时光守护者,在昏黄的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随着讲解声起,我仿佛步入了历史的长廊一步一春秋,一器一乾坤,文明的碎片在此刻拼合,历史的脉络逐渐清晰。
行至龙兴讲寺,千年古刹的飞檐斗拱仍透着盛唐气象。苍松翠柏间,朱墙黛瓦巍然屹立,梵钟余韵与历史回响在此交织。拾级而上的虎溪书院中,有孩童朗朗书声清澈洪亮。仿佛跨入时空一般驻足于王阳明先生曾讲学的庭前,看见衣冠如雪的学子们正聆听心学真谛,感受“致良知”的慧火薪传不息。
登临双层画舫,酉水碧波如缎。船行处,一道湛蓝水纹拖曳于青翠江心,正是“酉水拖蓝”的天工奇景。身着曲裾深衣立于船头,清风拂袖时,仿佛与二酉山藏书洞中的先贤们共呼吸。想当年博士伏胜冒死藏典,使百家文脉免于烈焰,而今书香漫山,皆是文明不灭的见证。
暮色将至,辰阳驿码头忽闻号子震天。沅陵汉子们古铜色的肌肤熠熠生辉,粗犷的呐喊如惊涛拍岸;红衣姑娘击鼓而舞,灼若芙蕖出绿波,飞扬的红绸似火凤凰展翅。鼓点与号子共振,历史与现实交响,教人愿将此刻铸成永恒。沅陵之美,在山水间更在文脉中。当古老文明与现代心跳在此共鸣,方知有些风景,注定要刻进灵魂里。
笔者归家几日,舌尖却仍在沅岸徘徊。一碗猪脚粉,哨子的咸香恰到好处,猪脚色泽红亮,口感耙糯又不失筋道,一口下去直喊“相当如法”。青椒炒晒兰肉端上桌时,镬气正烈,红润干香,馥郁辛辣的芬芳,砸吧砸吧唇齿留香。刚出炉的小笼包,暄软的面皮,蓬松回甘,咬下去内馅瞬间爆汁,沾上辣而不燥的油辣子,配一口醇厚海带骨汤,五脏六腑仿佛被温柔唤醒。热腾腾的蒿子粑粑,植物的清新搭配糯米的香气,肥瘦相间的腊肉混搭香干,刚出炉时软糯可口,鲜香四溢,是春天在齿间落下的诗。一杯碣滩茶,茶树取其尖芽制作上等毛尖,沸水冲泡,茶汤清亮如珀,香气沉静悠长,恍然顿悟不过是一盏茶的工夫,心已回沅陵。
总之,沅陵我一定会再来,不论几次,不论几时,走遍未走之处,尝遍未识之味,沅陵相见!(文:有为)
来源:县委网信办
编辑:唐圣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