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融媒讯 9月18日,湖南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护监测时,在沅陵县黔中郡一带发现大量珍稀鸟类白鹭和黑翅长脚鹬的踪迹。作为洞庭湖上游候鸟迁徙通道的关键隘口,当地迎来候鸟迁徙高峰。
黔中郡一带因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候鸟南迁的重要中转站。五强溪湿地公园内河流纵横、水草丰茂,为鸟类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环境。此次发现的黑翅长脚鹬均属迁徙性鸟类,其集群迁徙活动印证了该区域在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中的枢纽地位。
白鹭被誉为“环境质检员”,对栖息地的水质和生态环境要求极高。黑翅长脚鹬则属中型涉禽,因拥有细长的红腿与黑白分明的羽色,被称为“红腿娘子”,也是湿地环境的“指示物种”。此次这两种鸟类在黔中郡一带被发现,表明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能够满足它们的生存和迁徙需求。
近年来,沅陵县通过生态修复、网格化巡护等措施,显著提升了湿地保护水平。2025年“护飞行动”中,当地志愿者团队联合林业部门清除非法鸟网,并设立监测点追踪候鸟动态。数据显示,五强溪湿地已记录鸟类13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种群数量连续刷新纪录。
五强溪湿地公园管理处负责人表示,黔中郡隘口的保护需长期投入,建议扩大食源地种植,减少人鸟冲突。未来,沅陵县将结合“爱鸟周”活动,动员更多公众参与候鸟保护,守护这条跨越山海的迁徙之路。
一审:余 波
二审:唐圣利
三审:刘纯意
来源: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
作者:田斯洁
编辑: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