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希望的田野

作者:张怡华 编辑:redcloud 2013-06-06 19:16:29
时刻新闻
—分享—

  希望的田野

  癸已年芒种时节,正是湘西农村插秧季节。

  上周五,家住乡下的妞妞家插秧。妞妞家兄妹四人都在外地发展,唯有六旬老母独自撑起一个家。妞妞在官庄街上做生意,因为喜爱户外活动,我们成为捷安特骑友。得知她家插秧,正缺人手,按捺不住三十多年没下过田间的好奇,我和大哥、风哥相约,一同前往。

  妞妞家住官庄镇海沙坪村,这里毗邻常德桃源县,莽莽雪峰山脉,飘到这儿不再嵯峨,不再险峻,海沙坪村静静地依偎在青翠群山温磬的怀抱中。

  骑行在乡间公路上,放眼望去,昔日宁静的山村,充满了热闹和忙碌。如今农村耕牛,早已退出现役,唯有铁牛在田间欢快地唱着春耕的歌谣。

  我和风哥到达妞妞家时,她的母亲己在秧田里扯秧。妞妞妈妈姓沈,娘家在三渡水村沈家垭,因地底下富藏黄金,如今的沈家垭村民,早已富甲一方。妞妞妈也是54年生人,属马,比我大几个月,我们称她为马大姐。马大姐在秧田里熟练地扯着秧苗,青青的秧苗用稻草梱着,随意地丢在田头和田间。

  挑着秧苗,小扁担在风哥肩上晃晃悠悠,也有些乡下老农的派头。

  在农村,人们对插秧是非常重视的,是一个家庭一年劳动中重点的重点。到了插秧季节,不论天气好坏,也不论你的身体或家庭状况有多大困难,一定得把秧苗插到田里去。

  古诗云:“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桑蚕又插田。”道的是乡村农忙季节春耕的景象和种田的艰辛。可叹的是,如今农村青壮不觅,唯有老孺下田种地。

  三十多年没有下田插秧了,记忆中的插秧是一蔸秧有好几根苗,插下去一大蓬。马大姐首先下田,为我们做示范动作,每蔸秧插一根或两根,秧苗间的间距也比过去稀松了好多。马大姐告诉我们,秧苗入田不能太深,否则长势缓慢影响发育;更不能太浅,否则不安分的秧苗会浮出水面,还得补插。

  在马大姐的引领下,我们几个分别下田插秧。风哥是从汉寿农村考上大学的,插秧功夫不曾相忘,技术也还娴熟。国长大哥作为第一代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曾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手上功夫也不赖。我生长在矿山,不曾下过乡,对农活可谓一窍不通。

  刚下田不久,就感觉有些撑不住了,尤其是那烈日当空,天气异常酷热,汗水顺着脸颊直往下淌。穿着短衣短裤,双脚向后移行,田间透发着泥土的芬香,一行行秧苗在我们的后移中呈现在视觉的前方。这时也感到腰疼欲断,背酸腿涨,只有这时才领略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真正意义。

  隔壁田间也有一家人在插秧,相互距离不到二十米,再往远望,也有好多人家在插田。好一幅湘西山村农忙生产美景图,让人仿佛生活在仙境。

  这时不知从那个田间传来一阵浑厚的山歌声,传入耳边。“四月插秧秧不黄,插个大行对小行。插个月亮对星子,插个妺妺对情郎。”

  不一会,有个女声在田间响起:“可惜大田插嫩秧,可惜好妹嫁呆郎。好花插在牛屎上,蜂糖渗进苦瓜汤。”

  这边刚唱完,那边又着接唱道:“四月天气日正红,哥妺插秧在田中。哥哥插来妹插去,插来插去两相逢。”

  那边刚唱毕,这边又响起:“四月插秧行对行,一对秧鸡来歇凉。秧鸡抬头望秧水,情妹抬头望情郎。”

  诙谐的山歌,开心的笑声,荡漾在田间地头,给疲惫不堪的插田人,消除了些许困顿和劳累。

  几人插秧几个样,秧苗在他们三人手下整齐端正、横竖有形,一棵棵秧苗插进泥里,就像出操列队的士兵一样,个头等高,行列清晰。而我插的四行秧,却像患了小儿麻痺症的汉子,歪歪扭扭,东倒西歪。我对马大姐说,如果秋天减产,我背一袋米来做补偿,马大姐说,还要加一袋糯米,糯米做甜酒,请大家来喝酒 。

  当我们从插满秧苗的田里起身上岸, 走在乡间的田埂上,审视那满眼新绿,一棵棵秧苗在微风轻拂下,正朝我们点头示意,众人露出欣慰的笑容,心中不由升起一股自豪感。联想开去,泛嫩的青苗,在阳光的照耀下,经过风雨的洗涤,这些秧苗会茁壮成长,如今浓浓的绿意,到了秋天,就会孕育成金黄的收获。

  写到这里,我不由想起那首经年流传的插秧歌:“手执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我们的祖祖辈辈,就是这样辛辛苦苦地生活着,勤勤恳恳地劳作着,在艰辛中享受着生活的快乐,在快乐中繁衍生息着一代又一代勤劳的人们。

  2013年5月30日于官庄

  后记:2013年5月24日,与朋友下乡插秧,真切地体会到了农作的艰辛。那天烈日当头,我身着短衣短裤暴晒于阳光之下,回来后的当晚,两只手臂火辣辣地生痛,从第三天开始脫皮,连脱了几天还有皮儿翻翻。回想起来,虽然辛苦,却也苦中有甘。插秧的艰辛,田间的歌声,还有那纯朴的山村人,还有那喷香的腊猪脚,大块的腊肉,让人回味无穷、快乐无比。

作者:张怡华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沅陵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