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美韵沅陵】南天锁钥辰龙关

来源:沅陵广播电视台 作者:李国光 编辑:redcloud 2018-04-27 16:58:28

  沅陵县位于沅水中游,湖南省西北部,汉高祖5年置县,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曾是湘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素有“湘西门户”、“南天锁钥”之称。顾名思义,门户就是出入口,锁钥就是开锁的器件,毫无疑问,历史沅陵是军事地位相当重要的地方。今天,我们就走进被喻为湘黔古道要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的辰龙关。

  群山巍峨,峰峦叠嶂,溪流环绕,浩渺如烟,徜徉美丽山水,远古消失的一切仿佛又来到我们身边。清同治年间《沅陵县志》描叙:“辰龙关县东百三十里,关外万峰插天,峭壁数里,谷径盘曲,仅容一骑”、“上扼滇黔,下控荆湘,为京都至西南之锁钥”。

  “我们现在来到了险要天成的辰龙关,从这个地形可以看到,这个关口位于曲折陡峭的石壁间,两旁的岩石逐渐向中间合拢,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战略优势。可以想象,如果要攻破这个关口,势必会发生一场血战!”隘口幽深,清风嗖嗖,尽管因公路建设已经拓宽,但两边峭壁林木丛生阴翳蔽日,令人顿生恍惚隔世的清幽之感,回溯历史,这偏僻的蛮夷关隘,有哪些神奇故事,历史上究竟发生过什么?它为什么叫做天下辰龙第一关?

  据官庄镇文化广播影视服务站长袁劲松介绍:“吴三桂攻打长沙失败之后就退守云南,病逝后由其孙吴世璠即位,驻守辰州府(沅陵),大将胡国柱镇守辰龙关,凭天险驻守3年。”吴军在辰龙关架设火炮箭垛,设置擂木滚石,清军对此无可奈何。但是由于守军纪律涣散,“四野淫掠,委骨成邱”,当地民众苦不堪言。康熙十八年三月(1680年),乡民主动向清军献计,引小路里应外合一举攻破辰龙关。“吴军被攻破之后,血流成河,现在那个逃亡的地方称为清溪河,有一员大将掉在乃死坡的,后面就叫乃死坡,还有一匹战马马鞍掉在那里的,现在叫做马鞍塘。”清军攻进辰龙关后势如破竹,占沅陵、入贵州,一路平定大西南。后来朝廷立碑纪功,敕封“天下辰龙第一关”。

  历史的硝烟早已散去,但辰龙关大战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它不仅留给后人执政为民的反思,也充分说明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我现在就在这个天下辰龙第一关巨型横幅的前面,岁月轮回浮现眼前,千年历史如弹指一挥间,如今的辰龙关,早已华丽蜕变,一片春意盎然。

  一衣带水,缓缓流淌,一弯新绿,徜徉春光。垄垄茶园竞相吐芽,座座亭桥俯首垂帘,沿河堤岸自然延伸,景区道路修葺一新——古道忆旧岁,又是一年芳草绿,亭前望新春,胜过十里桃花红。肩挑沅陵县茶旅融合百亿产业核心的重担,一个引领旅游产业发展方向,实现茶旅融合发展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巨型画卷已浑然显现。

  “有没有想过这个地方会变成一个文化旅游景点?”

  游客:“那当时没有想到呢,这里呀,山呀、水呀、什么树,什么这桥啊,都很好。”

  “您觉得发展旅游产业对老百姓有哪些好处?”

  游客:“这里可以办农家乐呀,可以在山上采茶呀,很好的…………”

  辰龙关碣滩茶庄园,不仅可以让游客朋友养眼养心,特别是当地村民来说,除了淘到务工创收的第一桶金,还能惠及子孙后代。

  农户1:“一年哪,那天天有做的,做得到百多工,做得到万把块钱…………”

  农户2:“像青龙坝里搞开发,到我们这里头来玩啊,果木成熟哒,都不要出去卖的,都到这里摘,到这里销售。”

  农户1:“他们年青人、后代就可以成收这些东西嘛,可以卖出去嘛,对他们经济方面就洗脱些…………”

  农户2:“去年得八九千、万把块钱,今年那有几万块钱…………”

  辰龙关前有界亭驿,后有马底驿,这里自古为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堪称中国南方的“丝绸之路”,到晚清时期,仍十分繁荣。作为沅陵县的1号富民产业,为什么这里的茶能够步入皇家,经久不衰?

  “手摘茶叶心挂郎,

  我折子折了手,

  我只怪折子不怪郎…………”

  山歌婉转,笑声不断,春分的辰龙关碣滩茶园,比梦幻更浅显,比诗词更酽稠,情味悠然,低徊不尽。

  “你一天大概能采好多茶叶?”

  “3斤茶叶。”

  “3斤左右你拿好多钱呢?”

  “60-70块钱…………”

  “那这样算的话一年大概多少钱?”

  “采个3、4千,5、6千块都可以,看自己的手脚来的…………”

  “我看你们采茶手脚好快的,你教下我是怎么采的?”

  “你看一叶一芯的,就这么采,芽头加个叶子,它有几种,有芽头啊、一叶一芯、两叶一芯哪,根据他的标准来。”

  “不同的标准,价格不一样。”

  “价格不一样,反正不会亏待老百姓的!”

  俗话说,高山有好水,平地有好花。究竟是什么造就了辰龙关碣滩茶能够享誉内外,名扬天下?据官庄干发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干发介绍:“一个是我们这里有独特的山水你像官庄辰龙关这里是一个典型的丹霞地貌,丹霞地貌出好茶;第二个主要是温度,你像我们这里有个独特的温度,产茶期间平均温度就在大约15到18℃之间;第三个是因为土质比较肥沃,芽肉非常健壮,内涵丰富,加上我们传统的工艺啊制作,又没有污染,所有高山云雾出好茶…………”

  辰龙关生态优良,气温适中,特别适合茶叶生长,2016年开始,沅陵县委、县政府依托辰龙关特有的文化底蕴和产业根基,沿茶马古道和古驿道打造“辰龙关百里九乡十万亩茶旅融合产业园”,先期启动以辰龙关为中心的碣滩茶十里茶廊建设,在全国农业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探索之路上抢得先机。在保持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融合茶产业、茶文化、茶旅游的综合功能,在加强配套设施建设,科学系统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上,以精准扶贫、特色产业、文化旅游同步发展为路径,以企业、农户、村集体共同受益为基本原则,打造具有沅陵民族文化特色、国际水准的龙头性度假区。那么究竟应该怎样释放和提升沅陵茶业产业的综合价值?

  张干发建议:“第一是科学来管理,提高它的综合价值;第二是茶与旅游相结合,实现茶旅融合,把茶叶变成旅游产品;第三是作为精准扶贫脱贫的好产业进行打造,通过茶业产业,老、弱、小及在家富余劳动力都可以采茶、制茶、锄草,实现脱贫致富。”

  种茶、采茶、制茶、品茶,茶体验,茶服务等,既能提升茶叶品牌知名度,又能拓展游客在茶园的体验内容,收获多多,满意多多,在沅陵县历年大型活动中,茶艺表演就是一道必不可少的文化娱乐大餐。据了解,2017年,官庄镇借助地理区位优势,在有色金属、茶旅融合,生态文化旅游三架马车的拉动下,全域旅游景点持续升温,全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旅游创收860余万元。2018年,官庄镇党委、政府将按照县委、政府提出的“一中心、三基地”发展战略,积极对接“一水一路一线”,着力构建沅陵县次中心,初步完成“三大百亿”产业园布局,努力建成文化旅游示范镇。今年,该镇将继续贯彻落实县委、政府的战略部署,大力推进辰龙关碣滩茶庄园3A级景区建设,加快辰龙关特色景点的打造,探索建立“景区+公司+村集体+贫困户”的利益链接机制,提升旅游扶贫实效,抢抓特色小镇、森林小镇、矿山公园建设契机,加大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对接张吉怀生态文化精品旅游经济带,沅澧山水精品旅游线路,推介金、茶、林、镇四大名片,真正唱响“北有山海关,南有辰龙关”。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见证了古今兴替,留下了斑斓史诗,曾经,辰龙关一战名气天下,如今,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美丽愿景又在这里惊鸿面世,当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无缝对接,全域旅游的构想精准渗透到每个细节,怎么会不承载着人们满满的期待呢?

来源:沅陵广播电视台

作者:李国光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沅陵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