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的士兵兄弟(系列短篇小说)

来源:沅陵新闻网 作者:瞿云 编辑:redcloud 2018-06-26 10:07:29
时刻新闻
—分享—

  我的士兵兄弟(12):年轻的修理“大拿”

  我们经常能听到部分带兵人提出异议,说现在的兵不好带,都是“怀着个人目的”入伍,有的甚至可划入“动机不纯”的行列。依我看来,抱有此法的战友似乎以偏概全了。诚然,大部分青年战士都抱有个人目的入伍,此乃人之常情;但绝大部分优秀青年还是想在军营这片热土中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顶天立地地男人一回。不信,你听我细细道来。

  在我们单位有这么一位士兵兄弟,他16岁从名师学车辆修理技能,18岁开“修理店”,精通国内外十余种车辆维修技艺,是名符其实的“小师傅”、“小老板”,但为了圆上从军报国的梦想,他毅然放弃已初具规模的个人事业,穿上绿色军装参军报国。

  田新,下士,东北汉子,性格爽朗,工作利索。入伍近五年来,先后参加过总部、军区和本级组织的野外训练、演习,维修保障各类轮式装备10余种,1000余台次,多次受到上级通报表彰,是本单位名符其实的修理“大拿”,更可贵的是他今年才23岁,年轻谦逊,发展前景广阔。

  那年深季,在军区组织的大型演习之中,他带领5名比他兵龄长的修理工,担负红军指挥部机动途中的全程伴随保障任务。此次机动保障任务艰巨,路途遥远约千余里,途中情况复杂,各种考核课目繁多,来不得半点纰漏。鉴于此,他与同组人员在直接领导的率领下,参加了上级组织的誓师大会,表了决心,制定了详细的保障方案,评估了各种预案,制定了应急措施。演习正式开始时,东北气温骤降,一望无垠的科尔沁草原昼夜温差巨大,白天热得穿迷彩短袖,晚上却得披大衣站岗;更可怕的是天气突变,演习正式开始第二天,天空竟然飘起了雪花,给他们的保障任务蒙上了阴影。对此,他主动克服困难,担负起全程检修重任。在红军指挥部出发前,他连夜带领小组成员对所有轮式车辆进行了检查保养、排除故障,确保机动途中指挥机构人员安全顺利到达演习地域,为指挥部及时开设赢得了时间。演习正式开始后,他更是以高超的技能完成各种条件下的抢救抢修任务。演习结束时,有人给他粗略估算了一下,整个演习过程中,他带领的维修保障小组共机动维修各类轮式车辆50余台次,排除大小故障100余起,为红军演习部队的胜利凯旋立下了汗马功劳。演习总结时,他被上级评为“先进个人”,受到了首长的点名表扬。自此,他更是勤奋精钻本职业务,无论酷暑严寒,还是风霜雨雪天,他都能始终不懈,乐此不疲。

  几年来,经过部队的摔打,他逐渐成长为一名“德艺双馨”的优秀保障人才,成了本单位的年轻俊杰代表,并作为重点保留对象优先转改为技术士官。在基层,他与人为善,尊重领导,团结战友,和兄弟们感情深厚。现在,他正毫不吝啬地将自身技能全部传授给身边战友。因为他感到,连队是个大家庭,战友都是亲兄弟,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能产生巨大力量,为国防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2011.08)

  我的士兵兄弟(13):戴着眼镜的“小男孩”

  近几年,“90”后青年战士逐渐成为基层部队的主体,他们年轻奔放,富有动感,激情四射;同时也带有强烈的民主意识、竞争精神,思想前卫,敢说敢为。如何正确引导他们,使之尽快地在部队茁壮成长,早日挑起国防大梁,成为摆在基层带兵人面前的一道难题!且看我身边这位战友,他是如何从稚嫩走向成熟,由不谙世事变得敢于担当。

  十余年的基层生活,让我接触到许多各具特点的战友,印象深刻的当真不少,而这位戴着眼镜的“小男孩”却让我烙印最深。小于17岁入伍,如今19岁、士官第一年,因为曾经迷恋上网,加之上学时不注意学习方式,早早地戴上了一幅黑框眼镜。小于是家里的独生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享受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少爷”生活。也许是与众不同的性格使然,小于虽在百般呵护中成长,却始终未忘记从军报国的夙愿,那一年在朋友和同学们诧异的目光中,他穿上军装步入了北国军营。部队训练严格,生活艰苦,小于来到部队后,也经历过这些不适应的日子,但都被他一一克服掉,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按理说他的从军历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就是因为他年龄小,偶尔会冒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想法,时常做出让人始料不及的事情来,而这些所谓的“不按套路出牌”曾让领导们煞费苦心。下面且听我细细道来,看他如何完成两次“华丽转身”。

  在我们这样的野战部队,体能训练是一项基础训练课目,每日早晚各一次五公里越野必不可少。小于这个刚满17岁、从校门出来的小男孩,哪里吃过这样的苦,受过这种累。新兵下连后,他虽性格孤傲却也被拦在体能达标之门外。为此,他曾一度厌恶部队训练,整日无精打彩,甚至提出要离开连队另觅他处栖身,尽管连队干部轮番做思想工作,但是效果仍不明显。小于的班长是蒙古人,身体素质非常捧,他与小于私下里关系非常好,转变小于的重任自然而然就落到了班长的肩上。为此,班长为小于开出三剂“药方”:第一剂,思想上结对子。班长和他学习、工作、生活、站岗值勤都在一起,全方位全时空对他进行思想上的潜移默化,以此占领他的精神高地,坚定他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第二剂,训练中结对子。每次体能训练时,班长都拽着一根背包带拉着他练,每逢连队和上级考核,都在检验小于的意志力和责任心,因为如果他能坚持下来,班长就与他一起及格;如果中途放弃,班长也不及格,跟着他吃“锅烙”挨批。第三剂,营养上给保障。高强度的训练自然需要营养补充,小于天生爱挑食,每月津贴也基本用在零花上,对此班长每天自费给他买来两袋纯牛奶,早晚体能后进行营养补充。可别说,这三剂“药方”真还管用。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小于的思想得到彻底转变,由被动参训变成主动在训练中加码;与此同时,他的体格也强壮不少,一身肌肉疙瘩令同年兵煞是羡慕,体能达标也自然不在话下。去年底,他体能考核成绩优异,如愿转改为下士。在班长及战友们的鼓励下,在自身的努力之下,小于终于完成了第一次华丽的转身。

  如今“90”后年轻战士都是伴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等高科技产物走来,自然对信息生活情有独钟。小于入伍前就有五、六年的网史,是位资深“网虫”,然而,部队明令禁止军人上网。小于刚来部队还感觉不到,时间一长那种思网心切的感受真不是滋味,有时“网瘾”一来,甚至都有私自外出的念头,连队干部骨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09年7月下旬,连队接通了全军政工网,政工网以其丰富的栏目、精彩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他。刚开始他只是看看电影,听听歌曲,后来他喜欢上了军网论坛,军内外新闻,仿佛从军网中找回了以前上网的感觉,其实,小于的思想认识在政工网这个强大的教育辅导助手面前,正发生悄悄转变,这些自然都逃不过连首长的眼睛。今年初,上级要求连队推荐一名懂网、爱网的战士参加全师的网络管理员培训,小于自然成了预选对象,经党支部研究后,他最终如愿以偿,走上了令战友们羡慕的兼职“网管”岗位。自此,他把在地方学习来的知识、技能全部用在连队政工网管理上,无论是哪个班级电脑出了问题,还是本单位政工网站要开发个bug,都来向他求助,而小于也是有求必应,乐此不疲,找到了自身舞台。由一位“网虫”到“网管”,小于子完成了第二次华丽的转身。

  眼镜“小男孩”用两次华丽的转身,向我们展现了一位“90”后士兵的军旅突击;用执著、勇猛的进取精神,诠释了年轻士兵坚守岗位、百炼成钢的报国铮言!请相信他们——年轻的“90”后,因为他们懂得这样一句话:“士兵的胸膛,祖国的屏障!”

  (2011.08)

来源:沅陵新闻网

作者:瞿云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沅陵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