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史】难忘的怀念—忆湖南第三保育院

来源:沅陵新闻网 作者:连庚仙 崔曙庭 编辑:redcloud 2018-08-18 15:50:10
时刻新闻
—分享—

  战时儿童保育会湖南分会第三保育院(以下简称湘三院)于1939年2月在湖南沅陵县成立。僻处湘西一隅的沅陵县,在抗日战争时期,省会长沙不少机关、文化教育单位迁居此地,是当时湖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故有“小长沙”之称,因其风光秀丽,又有“小桂林”之誉。湘三院建立之初。从岳阳、临湘等沦陷区及长沙等地抢救来的难童,分别集中在沅陵慈幼院(属盐务处主办)等处,俟湘三院基建竣工,方于当年6月,搬至沅陵西郊酉水之滨的白田头。1940年初,由于日机轰炸,暂迁至离县城1O余里的枫香坪七里冲,寄居彭家大院等几处民房,1941年下半年,仍迁回白田头。原所里分院,亦于1942年下半年全并迁来白田头。1945年秋,抗日战争胜利,从当年1O月起,留院保育生陆续分批遣返家园。1946年上半年,宣告结束。

  院长妈妈们

  湘三院隶属战时儿童保育总会湖南分会,而由财政部盐务总局岸务管理处负责提供经费。所以经济条件较之湖南其他保育院宽裕。保育院在白田头建筑了单独的新校舍,分设教学、生活、劳动、后勤等区划场所。院舍宽敞,环境优美。为了防避日机的轰炸,还在院后的山边建造了防空洞。保育院是一所从幼儿班到小学6年级的完全小学,拥有教师员工2O余人,学生300多人。学生来自安徽、江苏、浙江、河南、河北、湖南、四川、广东等地。在院长领导下,分设教导部、保育部、家务部,并设有医务室、幼婴室、缝纫室、保育室等。院长既要领导全体老师,培养教育好全院学生,又要从生活上精心抚育每一个保育生,为全院的各项工作,殚精竭力。保育生读完小学后,又面临一个出路问题。考取了中学的,要为之筹措学杂膳费因而四处奔走呼号;没有考取的就要为之寻找学艺门路,以谋自立。历届院长有朱王浣青、丁维柔、周荇荪、项为贤、汪院长、袁院长等。所里分院院长是周朱濂。她们都具有高等学历和素质,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声望。她们多数没有结婚,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在保育生身上,为崇高的保育事业付出了青春年华,献出了全部爱心,甚至牺牲了宝贵的生命。

  丁维柔院长是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才生,年轻热情,风华正茂。在我们难童中,她是平易近人的老师,又是慈祥亲切的家长。是她,把患病的难童搂在怀中,嘱医师喂药打针;是她,带领保育员每晚给我们盖被子;是她,为了孩子们的安全,一次又一次地领着大家爬深山,钻山洞,躲避日机轰炸,而且夜以继日地与老师们一道研讨教案,孜孜不倦,诲人不厌。在广大师生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周荇荪院长留学德国。她接任院长后,为了汇报和筹措办院经费,冒着暑天炎热,长途跋涉,从沅陵去衡阳湘岸盐务局请求拔款,不幸途中中暑,抢救不及时,于1941年暑期因公殉职。噩耗传来,全院师生员工,无不放声痛哭,全院沉浸在一片哀悼悲恸之中。沅陵县各界人士为她举行了庄严隆重而沉痛的追悼大会。我们敬爱的周院长把她宝贵的生命献给了崇高的保育事业的伟大精神,永垂不朽,永远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项为贤女士是任职时同最长的一位院长。她留学日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她待人处事,十分严谨认真。有几件事留给我们的印象较深。一是撤消了单独为老师们设立的小食堂,把它合并到学生大食堂一侧。这样既节约了开支,又密切了师生关系。二是坚持每天早上举行升国旗仪式,在仪式上,她都要讲话,对学生进行品德和时事教育。三是事必亲躬,一丝不苟。她亲自担任高年级的算术课,不仅课讲得好,讲得活,批改作业也十分认真细致。有一天傍晚,她要进城办件急事,带领两名男同学,来回步行近1O里路,天黑了,用一根废竹缆作火把连夜赶回院里。

  湘三院不仅有着几位好院长,而且拥有一支素质好,能吃苦耐劳,热爱保育事业的教师队伍。她们是:张业云、周庶琪、杨梅初、刘淑莹、刘淑蓉、杨文斌、肖亚新、杨端如、宛秀静、杨苍英、张业松、项金辉、牟季东、周泳桐、张凤林、刘多加、汪鲁生、李端人、李庸、潘淑桃、冯翔、陈苹尹及陶、郑、巩、王、张、肖、蔡、高等老师和黄觉民医生。她们工作极端负责,教学十分认真,护养非常尽责。对我们既严格要求,又慈祥呵护。每天安排七节课,遇到躲空袭警报,在山间郊野还坚持补课,寒暑假还要安排半天学习。她们关心我们的学习,甚至资助我们的学习。记得为给我们升中学的学生筹集学费,曾一度上街卖面包。遇上酷暑面包当天卖不完时,余下的便由老师们全部买下。她们肩负着老师和父母亲的双重重任。为了帮助我们顺利地升人中学,院里还开设了升学辅导班,由富有经验、业务能力强的老师讲课,效果很好。第一批报考省立沅陵中学的7人中,考取了4人。以后送去报考朝阳中学、湖滨中学、福湘、员德女中、国立8中、国立2O中学等学校的,大部分学生都被录取了。

  难童的乐趣

  保育院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也是一所欢愉的大乐园。我们保育生的生活是清苦的,但也是充实的,富有乐趣的。保育院除了从学习上关心每一位同学的成长,还从身心上关怀每一位难童的精神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在老师们的带领与指导下,利用课余及节假日,师生打成一片,或打球,或唱歌,或跳舞,或做各种有趣的游戏。如老鹰抓小鸡,瞎子捉跛子,而击鼓传花尤为同学们所喜爱:一群难童围坐一圈,由老师击鼓发令,将花一个一个传下去,鼓停花落,手执花朵的便要罚唱歌,说笑话,讲故事,或罚作各种动物鸣叫或动作,笑得大家前仰后合,乐趣盎然。我们这些难童还一方面自觉地从刻苦学习中追求知识,寻找乐趣;一方面自发地从生活中寻找乐趣。白田头院址在酉水之滨,大家就从酉水中寻找乐趣。七里冲院址处在深山密林之中,我们就从山间树丛中寻找乐趣。

  自田头院址沿河而建,走出院门,跨过沿何大路,就是下河的码头。教学区、宿舍区、厨房食堂区均有大门通向河边。我们这些难童几乎一年四秀都和河流打交道。夏天,去河里洗澡、游泳、洗衣裳,男女同学都是如此。大一些爱游泳的男同学,往往一气游到河对岸去,歇息一会又游回来。小一些的男同学和女同学,则只能在浅水中嬉戏。到了秋冬枯水秀节,河边露出一大片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石头,不少同学将它拾起来,自己动手,敲打磨削,便成了既好看又好玩的弹子。打弹子就成为大家自发地开展得很普遍的一种娱乐活动。河边浅水处的大石头底下,往往藏着小鱼,那种鱼滑得很,而且带有尖刺,不易抓到。聪明的小伙伴却想出办法,用石头猛击藏有鱼的石头,将鱼震得昏头昏脑,只要翻开石头,小鱼就会自动浮出水面,被我们逮住,拿回去美餐一顿。改善一下伙食。

  七里冲院址处于崇山密林中,几百名保育院师生安置在一个祠堂、两个居民大院上下两层的木架子吊脚楼里。屋后就是大山,近处桔柚枇杷,桃李油果,布满其间,稍远的后山,古木参天,阴郁蔽日。我们在课余或节假日,总爱三个一伙,五个一群的到深山中去玩耍,搞野果,采山花,穿林爬树,乐不知疲。春天,油茶树上挂满鸡蛋大的茶苞,有的茶树枝头长着又白又厚的叶子,叫茶耳,这两种东西都可以采来生吃,又甜又脆,非常可口,难童们视之为“珍品”。我们在乡下的食堂,是临时利用住房旁边的空地搭起的草棚子,只能遮雨,不避风霜。老师们便组织我们大一点的同学,上山去砍小竹子,自己动手为食堂装修墙壁。我们还利用房前屋后、荒土空地开垦种菜。院里每周也都安排有劳作课,男同学种菜、打草鞋,女同学则学习缝纫、刺绣。从劳作中寻求我们生活中的乐趣,大家干得是那么认真,那么起劲,那么扎实。是自由的生命的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

  铭记两首歌

  在湘三院时,每当吃饭之前,大家围着一张张的长条桌站着,一边由值周生分饭分菜(一缸菜),一边保育主任吹起哨子,大家便高声齐唱:“农夫农夫我感谢你,播谷插秧在稻田里,千辛万苦碾成米,每饭不忘感谢你。”每逢朝会、晚会、老师都要领着我们齐唱保育院院歌:“我们离开了爸爸,我们离开了妈妈,我们失去了土地,我们失去了老家…………”怎能忘记,是那豺狼似的日本鬼子夺走了我们的土地,毁坏了我们的家园,使我们骨肉分散,背井离乡,流浪逃亡。那怕我们避居湘西一隅,仍然逃不脱敌人的魔掌。那是在1939年9月中旬,日寇飞机侵入沅陵上空,狂轰滥炸,又是投弹,又是机枪扫射。来不及躲进防空洞而掩藏在草丛中的同学,便惨遭射杀。我们小歌咏队的小指挥朱永和便是这样惨死在敌机的屠杀下的,永远忘不了那幕人间的惨剧呵!小朱倒在血泊中,他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他紧紧握着那双小手,圆睁着一双仇恨的眼睛,怒视天空。他死不瞑目呵!他在这世界上活得太短暂了,他还是一个年仅1O岁的幼童呵!可怜他那年迈的父母还在腥风血雨的家乡,倚门仰望,等待着宝贝儿子有朝一日回去团聚哩!怎能忘记呵!我们小歌咏队的队员,单在他的指挥下,不仅经常在院里举行演唱会,而且被邀约去县城集会上表演,去县广播站进行播放。我们起誓:一定要秉承遗志,把一首首抗日救亡歌曲,象一颗颗子弹一样把我们对敌人的仇恨,射向万恶的日本鬼子。还有一位叫廖德爱的同学,头颅骨被日机投下的炸弹片击破了,算他命大,没有伤及脑髓,经医生抢教终于活过来了。但是他的头盖骨却没有长平,理发时只能用剪刀。在他的头上留下了日寇残害中国儿童的永远磨灭不掉的印记。旧仇加新恨,更加激起了我们对日寇的无比愤怒,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撒播着复仇的种子。我们提出的口号是:“为了打例日本鬼子而发愤学习!”残酷的现实再一次启迪我们:“我们的大敌人就是日本帝国主义和它的军阀。我们要打倒它!要打倒它。打倒它,才可以回到老家;打倒它,才可以见到爸爸妈妈;打倒它,才可以建立新中华。”(《战时儿童保育院院歌》)

  这两首歌呵!我们每次唱起来,都是那么激昂慷慨,心潮澎湃,它表达了数万颗童心一致的意志与情怀。这两首歌呵!象暮鼓晨钟,永远在我们心头敲响。它启迪着我们对人民要无限热爱,对敌人要无比仇恨。它鼓舞、激励、指引着我们整个人生的道路。

  拳拳赤子心

  我们这些当年的保育生,如今都已年过花甲,不少已年逾古稀。可是回忆起在抗日烽火中度过的童年生活,回忆起我们的母院——湘三院的情景,虽时隔半个世纪,却依然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怎能忘记,是母院哺养抚育了我们,是母院谆谆教诲培育了我们,使我们键康成长。春华秋实,使人们成为了对社会对国家有用之材。我们在海峡两岸,坚持发扬保育生刻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努力拼搏,纷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对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以此来回报母院的关怀。有不少人以保育院老师为榜样,一辈子从事教育事业,为培养下一代,奉献出宝贵的一生,桃李芬芳,硕果累累。有不少人从事工业、商业、医务、科技、文化等工作,还有不少人成了党、政、军有关方面的负责人。马超云同学曾任北京市计委副主任;工作在国家部属重点院校华中师范大学的任钟印、崔曙庭两同学,在学术研究上都有一定的造诣和建树。任钟印系该校教育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教育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在世界教育史研究方面,成绩甚为突出。他主编了《外国教育家评传》、《外国教育通史》、《世界教育名著通览》等专著。崔曙庭系该校历史系教授,对古代历史文献的研究和整理,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组织编写了《后汉书辞典》、《三国志辞典》,与人合作了《中国史学名著题解》、《中国古代学者百人传》等著作。沈阳军区离休干部杨本谦,1944年怀着对日本鬼子的刻骨仇恨,从军抗日。抗战胜利后,他成为我军一名著名的坦克技术专家。先后驾驶过德、日、美、苏和我国自己制造的各种型号的坦克,参加过渡江役、抗美援朝战争。在部队中多次荣立战功,被国家授予军功章、胜利功勋荣誉章等。1954年光荣地参加了天安门国庆阅兵式。1956年,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军装甲兵部队技术革新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他担任装甲兵技术工作近4O年。王健康同学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屡建战功,1959年光荣地参加“志愿军归国国庆观礼代表团”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李祖德同学成长为一名电子仪专家。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后语

  湘三院是在抗日烽火中诞生的难童摇篮,随着抗日战争胜利,也就完成了她的神圣历史使命。然而,我们每一个保育生对母院的音容笑貌,总是萦绕脑际,悬记心头,因此要求撰写湘三院院史的呼声日高。

  通过四处联系,不少同学纷纷来信,共同回忆,提供资料,一篇篇一句句充满着对母院深切怀念,洋溢着对撰写母院院史的无比热忱。从信息中,首先,找到了临湘市的李生保同学,通过她,相继找到方绳年、汪绍栋、杨本谦、汪绍英。汪绍英在贵阳市又找到了凌斯广、金丽生、金文奎、赵如琛。之后,又与武汉的崔曙庭、岳阳市的李亚利、汉寿县的王虎瞵、合肥市的周本传、上海市的凌斯培及台北市的柳汝终、长沙市的周翼卓等取得了联系。1996年1O月17日,由李生保、杨本谦牵头,邀集了在临湘市的李正气、李香玉、彭又勋、方绳年等,在该市金徽大酒家聚会,畅叙心情,共同缅怀我们的母院——湘三院。在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杨本谦同学是从大连市千里迢迢赶来参加这次聚会的。大家激动地说:“在湘三院那段童年生活,真是铭刻在心,永世难忘。如今,要来说、写母院院史,表达我们赤子之心,虽说时隔5O多年,已是年深日久,记忆模糊,确实困难不小,但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动手动脑,终于共同完成了这篇《难忘的怀念》。                                                          (编辑 邓永松)

来源:沅陵新闻网

作者:连庚仙 崔曙庭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沅陵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