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抗灾自救进行时】她在战“洪”中的坚守与牵挂

来源:沅陵县五强溪镇人民政府 作者:刘彭星 编辑:李琳 2024-07-15 10:12:52

  6月22日凌晨,突如其来的极端暴雨天气,侵袭了一片宁静的村庄。山洪、山体滑坡……成为那晚村民心中无力呐喊。她那句“不要怕,不要慌,我们村干部要顶上!”一瞬间,整个山村便不再漆黑。

身先士卒,她用脚丈量一方土地

今年54岁的蒋桃菊,系五强溪镇荷花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6月22日,山洪将村里唯一通往集镇的道路冲毁,电、水、讯、全部中断。面对这突发的自然灾害,拥有23年基层工作经验的她,沉着冷静,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带领村支两委和各村组组长摸底排查险情,并“组对组、点对点”入户转移地质灾害点、山洪危险区等存在风险区域的群众。

“跟着我,这条路近。”“这边的路好走一点。”在救援途中,遇到淤泥厚积裹脚,寸步难行。也有随处可见道路坍塌,树倒根摧的危险景象。这种情形下,她用行动诠释着党旗下的铮铮誓言。就这样,她用脚一步接着一步走出了一条“生命线”,并在救援后,想尽办法联系亲人电话报平安讯息

三天内,她走完14个村民小组,转移被困群众6户17人,安置群众17人,代报平安314户。每天抗洪救灾后回到家中,第一件事就是爬上自家的房顶,用微弱的手机信号给外出务工的村民发送房屋安全的照片,报送家中留守老人平安的消息。

暖化民心,她用心抚慰每一位亲人

无惧风雨,避灾安置点温暖如“家”,这是荷花坡村的真实写照。蒋桃菊说:“这里一定要住得舒服,吃得比家里好。”洪灾爆发后,全村共转移人员21余名,除投亲靠友外,村里17人分别安置在村级避灾安置点,4名村干部分两批24小时值班值守。她组织村民自发成立“暖心团”,为住在这里的17名村民提供分发餐食、矿泉水等生活服务。考虑到转移人员以老年人居多,派驻村医驻点提供就医服务。

受灾群众多,物资问题给她带来了难题。第一时间,她组织铲车、挖机轮番不间断地作业,再次打开“生命”通道。她出村后立即向上级汇报情况,组织工作人员一趟又一趟地运输物资,累计调运发放生活物资约8.4吨,其中油420桶、米420袋、水200件、方便面320件,棉被53套。

不等不靠,她用情引领重建家园

洪灾暴雨过后,房屋浸水、道路损毁、农田被淹,村民们的生活陷入了困境。蒋桃菊下到各村民小组,进组入户,到受灾群众家中查看现场。查看道路、桥梁、水利、电力、农作物、耕地等受灾情况,并及时上报灾情。在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时,安慰受灾群众,鼓励大家不等不靠,积极恢复生产自救,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村里爱心人士也积极响应,筹集17190元爱心捐款交给她,让她带领村民积极抗灾自救。千伏支线抢修,群众合力挖道,集中修管埋管,84消毒液集中消杀……在短时间内,全村基本上恢复通电通路通水。

有“灾”则有“情”。在这场抗洪抢险救灾中,蒋桃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她用实际行动作证自己,她深爱自己的家乡,更牵挂家乡的亲人。


一审:李   琳

二审:张   环

三审:刘纯意

来源:沅陵县五强溪镇人民政府

作者:刘彭星

编辑:李琳

本文链接:https://www.ylxw.net/content/646841/58/1409949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沅陵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