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师大“芙蓉学子”:借母溪调研解锁振兴密码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溪山共治・乡梦同圆”暑期社会实践团 作者:宋秀文 谭薇 编辑:李琳 2025-07-17 19:40:32

沅陵融媒讯  7月14日至15日,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溪山共治・乡梦同圆”暑期社会实践团(第四届“芙蓉学子・乡村振兴”公益计划入选团队)持续在借母溪村开展调研活动,通过专访景区负责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护林员及留守儿童家访活动,以青年视角探寻乡村振兴路径。

微信图片_20250717114526.png

问计景区发展  聚焦“保护与开发”

7月14日,实践团成员带着前期梳理的“生态旅游赋能乡村”调研方向,对保子洞半亩田景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景区负责人符辰丰展开专访。成员们紧扣“生态保护与开发平衡”核心,接连抛出“一期工程如何落实‘先保护再开发’”“景区如何带动周边农户增收”“面对村民老龄化等问题有何应对思路”等针对性问题。从运营细节到长远规划,成员们认真记录符辰丰的分享,不时追问“农产品购销合作的具体模式”,力求摸清景区与乡村发展的联动机制,为后续分析文旅融合路径收集一手素材。

微信图片_20250717114521.jpg

对话协会会长  解码“文化和旅游”

15日上午,实践团前往借母溪村党群服务中心,专访沅陵县非遗传承协会会长谢生武。围绕核心文旅项目《狃子花开》实景剧这一主题,成员们聚焦运营管理中的现实挑战,详细询问剧目的排演成本、客流情况及文化呈现等问题。面对谢生武分享的“非遗传承需接地气、旅游开发要守根基”观点,成员们结合前期观看剧目时的直观感受,深入探讨“非遗如何通过旅游‘活’起来”,在交流中明晰非遗与乡村旅游融合的难点与潜力。

微信图片_20250717114532.png

倾听护林心声  思考“生态与发展”

当天下午,实践团专访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护林员符星广。成员们重点关注护林工作细节,从“24小时轮岗制如何落实”“消防演练、动植物识别等培训内容”,到“保护与开发矛盾下的现实困境”,层层深入。当听到符星广讲述“巡山时既要守护草木,又要理解村民发展诉求”的两难时,成员们认真记录一线护林员的坚守与思考,更深刻体会到生态保护对乡村振兴的基础意义。

微信图片_20250717114513.png

留守儿童家访  传递青春关怀

期间,实践团同步完成留守儿童家访关爱活动的收尾工作。自7月9日启动以来,成员们先通过夏令营支教与孩子们建立信任,在授课中同步核查、确定留守儿童名单,再向学生及监护人告知家访计划并完成对接工作,逐户走访,与监护人深入交流孩子的家庭、教育及心理状况,同步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与自救知识。活动收尾时,成员们已整理完成多户留守儿童家庭访谈的详细资料,为后续形成关爱建议积累了扎实的素材。

在两天的调研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以“问、听、记、思”为实践主线,从景区运营到文化传承,从生态保护到儿童关爱,用青年学生的细致与热忱触摸乡村振兴的脉搏。实践团表示,团队后续将把调研所得进行梳理整合,力求为借母溪村发展提供有温度、可落地的青年视角建议。

一审:李琳

二审:唐圣利

三审:张环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溪山共治・乡梦同圆”暑期社会实践团

作者:宋秀文 谭薇

编辑:李琳

本文链接:https://www.ylxw.net/content/646941/51/1513404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沅陵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