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融媒讯 7月18日,湖南师范大学“青禾筑梦”志愿服务队带着探究山区特色种养业发展密码的课题,深入沅陵县二酉苗族乡,将田野作为课堂,与当地干部群众展开深度对话,聚焦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产业发展脉搏。
聚焦产业:“三种三养”勾勒特色发展蓝图
面对实践团成员前期精心准备的问题,副乡长陈洪福如数家珍,详细介绍了二酉苗族乡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探索特色发展路径的生动实践。“我们发展的核心思路,就是‘三种三养’。”陈洪福说,所谓“三种”,是指充分利用当地山地气候优势,重点发展山茶油、中草药和粮果蔬;而“三养”则是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大力推广生猪、生态鱼和蜜蜂养殖。
近年来,二酉乡将盘活整合闲置土地、山林、水域资源作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模式,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有机结合。利用林下空间发展中草药或养蜂,利用塘基种菜、菜叶喂猪、猪粪肥田(塘)等,力求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同时,收获金山银山。
突破瓶颈:深加工延伸产业链
“仅仅停留在初级种养环节,附加值有限,抗风险能力也弱。”陈洪福表示,乡里正积极引导和支持对部分优势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例如提升茶油的精炼工艺,开发中草药饮片或提取物,对特色蔬菜进行腌制或冷链加工,为生猪、生态鱼寻求更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品牌化路径。这不仅是提升产业效益的关键,也是解决“小生产”对接“大市场”难题的有效尝试。
启程田野:带着问题走向更深处
”青禾筑梦”实践调研团的沅陵之行,带着基层干部群众提供的权威信息和核心关切,大家信心倍增。他们将带着这些“真问题”深入田间地头、养殖场、加工点,走访农户、合作社和企业,用脚步丈量土地,用专业视角观察分析,力求获取第一手资料,为乡村种养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有见地、可操作的“青春方案”,真正把“社会实践论文”写在广阔的大地上,为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贡献青年智慧与青春力量。
一审:胡凤姣
二审:唐圣利
三审:刘纯意
来源:沅陵县二酉苗族乡人民政府
作者:刘雅菲 林浩华 高羲顺
编辑:胡凤姣
本文为沅陵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