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湘西大地迎来文旅盛会。湖南省第五届旅游发展大会的举办,不仅是对文旅产业的一次大检阅,更是各地展示独特资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绝佳平台。此次,沅陵县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的碧水青山资源,在大会中精彩亮相,向世人展现了一座千年古郡在新时代焕发的蓬勃生机与无限魅力。
历史文化是沅陵最深厚的底色。沅陵,古称辰州,历史悠久,文脉绵长。这里是湘西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承载着两千多年的历史积淀。大会期间,沅陵的历史文化资源不再是尘封的故事,而是化身为可感、可触、可体验的鲜活场景。
这里有龙兴讲寺的千年回响。作为现存最古老的佛学院之一,唐太宗敕建的龙兴讲寺飞檐斗拱,古韵盎然。它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古代文化教育与佛教传播的见证。旅发大会让更多的目光聚焦于此,聆听历史的回响,感受文化的庄严与厚重。
这里有二酉藏书的智慧之光。沅陵二酉山被誉为中华文化圣山,“学富五车,书通二酉”的典故便源于此,其藏书洞象征着华夏文明在乱世中对文化的坚守与传承。这一独特IP,赋予了沅陵“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之地”的崇高寓意,吸引着无数文化寻根与研学之旅。
这里有辰州古街的岁月印记。青石板路、古朴民居、残留的城墙,诉说着沅陵作为古代郡治、水路要冲的繁华往昔。通过大会的推介,这些历史街区与文化遗址得以更好地融入旅游路线,让游客在漫步中穿越时空,体验历史的厚重。
深厚的历史文化,是沅陵旅游的灵魂,也是最核心的竞争力。旅发大会如同一座桥梁,将这些宝贵的资源系统性地呈现给世界。
碧水青山是沅陵最亮眼的名片。如果说历史文化是沅陵的“魂”,那么碧水青山便是其动人的“形”。沅陵地处沅水中游、武陵山脉与雪峰山脉交汇处,山水资源极其富集,堪称“绿色宝库”。
这里有酉水画廊的诗意流淌。酉水,是沅江的重要支流,在沅陵相融,每到春夏水涨,两江清浊分明,二水合流处竟现一线蓝色,直拖江面,登城遥望,飘若翠带,这便是沅陵最美的“酉水拖蓝”。乘船游览酉水,但见两岸青山如黛,绿水蜿蜒,构成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借旅发大会之势,沅陵水上旅游项目得到进一步开发与推广,“畅游沅水”成为体验沅陵生态之美的最佳方式。
这里有五强溪的浩渺平湖。作为国家湿地公园,五强溪水库烟波浩渺,岛屿星罗棋布。这里不仅是重要水利枢纽,更是观光休闲、垂钓度假的理想之地。湖光山色与现代化工程交相辉映,展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图景。
这里有借母溪的原始秘境。拥有“湖南九寨沟”美誉的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旅游的绝佳去处。这里森林覆盖率高,溪流清澈,负氧离子含量丰富,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徒步、探险、观鸟、研学,各类生态体验活动在此蓬勃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旅发大会放大了沅陵的生态优势,推动其将“美丽风景”转化为“美丽经济”,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
融合创新是沅陵最广阔的未來。盛会的平台,不仅是展示的窗口,更是催生变革的催化剂。湖南省旅发大会之于沅陵,正如一场高强度的“淬火”历练,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与优越的生态资源置于创新发展的熔炉中,锻造出引领未来的全新动能。
这是业态融合的突破创新。旅发大会的契机,推动沅陵打破传统观光旅游的窠臼,转向“文旅+”的深度融合。依托中华书山、龙兴讲寺等独一无二的资源,沅陵正全力完善研学基地。学生们在此不再是走马观花,而是可以体验古代的藏书文化、感受佛学讲堂的庄重、学习古代建筑智慧,让历史文化在亲身体验中“活”起来。
这是区域协同的格局创新。旅发大会绝非一城一地的独舞,而是构建区域旅游共同体的集体亮相。沅陵借此良机,主动融入大湘西、对接张吉怀旅游经济带,致力于从旅游过境地转变为重要的目的地节点。通过线路串联、客源互送、品牌共建,与凤凰、张家界等知名目的地形成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新格局。这将极大拓展沅陵的市场腹地,从更广阔的区域视野中获取发展红利。
这是发展理念的深刻创新。参与旅发大会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发展理念的全民升华。它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全县上下更加坚定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决心。它强化了“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的服务意识,推动整体软环境的提质升级。这种理念的创新,将为沅陵文旅产业乃至全县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最持久、最深层的动力。
湖南省第五届旅游发展大会,是沅陵的一次华丽转身和精彩“出圈”。它让世人看到,这座千年古郡不仅拥有沉甸甸的历史宝藏,更拥有鲜活的山水灵气和面向未来的发展雄心。以大会为新起点,沅陵正以其历史文化的深度和碧水青山的亮度,加速驶入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必将在湖南乃至全国的旅游版图上,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
来源:沅陵县史志研究室
作者:谢帅
编辑:唐圣利
本文为沅陵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