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辰州崇正书院读书记

来源:沅陵融媒 作者: 潘逢燕 编辑:唐圣利 2025-09-15 10:11:31

26bfb1fda5d27b59b637e8d7a137856d.png

(一)诵读论语,跨越时空的对话

沿着平平仄仄的石阶,步入一方洗礼思想与灵魂的净地——辰州·崇正书院。在这里,我们用经典诵读与古代圣贤先哲对话:诵读论语,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立德树人。每一个字正腔圆的发声都是发自内心的致敬与膜拜,每一次齐声诵读都诠释着团队协作精神的强大力量。入耳入心,如涤荡心灵的清泉淙淙回响;入情入境,如丝竹管弦与心之琴弦共鸣共振。

开启思维的浸润模式,《论语》诵读的教育价值在于孝悌忠信等传统价值观通过文本浸润,每一个字承载着千年历史人文的厚重,又组合成行云流水般的韵律之美。每一笔画构筑的古典文学质素,于金声玉振回环复沓间折射出温润如玉的光芒,是先贤的智慧之光,思想宝石又一次碰撞互融的圆融之光。

字字铿锵,是情感投入式诵读的完美呈现,诠释仁爱与智慧的力量;抑扬顿挫,情感融合音乐与理解,深度阅读方法日臻完善,更好把握情感基调,体现文言文的韵律美。声音的输出与情感的传递同频共振,将自己置于孔子的语境中,感受他的智慧与情怀,让诵读充满生命力。

在感情充沛的诵读中,我们保持一颗平和、敬畏之心,将自己视为一位穿越时空的学者,与孔子等古代圣贤进行心灵的对话,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在诵读中,如珠玉般闪光的字句通过情感传递串联为一座连接古今、沟通心灵的桥梁。

捐资创建崇正书院的唐方平先生深情讲述:“特别是经典,让我们有机会和圣贤有灵魂的碰撞,与世界上最伟大思想家、教育家灵魂交流。孩子们有福气,受众多思想家、教育家影响,长期浸润,未来的思想境界,格局是世界级的,不得了!”这段话也是他创建辰州书院的初衷,诠释了他以大爱回报桑梓的深厚情义,创建崇正书院传承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8e15c55cfc2bcad42d66cf08c5e02cfd.png

(二)谦谦君子公益营 经典悦读情意专

8月1日,辰州崇正书院正式挂牌成立,并由沅梦教育发展基金会同步启动沅陵县“悦读经典”工程首届“谦谦君子”公益营活动。仪式简约而庄重,30余名小朋友齐聚书院,在老师的带领下齐声诵读《论语》,感悟传统经典中的仁礼之道。前来参加仪式的宋联君女士深情说道:“八一是刻进骨血的番号,军魂是不灭的灯塔。今天辰州崇正书院挂牌,是灯塔之光永远照耀。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孩子们琅琅的悦读经典声,响彻沅水两岸,回荡天地之间,润泽着我们的心田。”

书院以传承中华文脉、培育君子风范为宗旨,此次公益营通过诵读、讲解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明礼守仁、修身立德。朗朗书声中,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完美相融,为辰州增添了一抹浓厚的人文气息。县老干部(老年)书画协会余登鸾会长赋诗一首《赞辰州崇正书院》:“辰州文脉韵悠长,崇正书园育栋梁。朗朗声飘传十里,学风蔚起耀沅江。”

书院负责人、主讲老师陈湘玲深耕国学数载,她以温润如玉的风骨、渊博深厚的学识,传授经典,如春风化雨。课堂之上,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更以仁爱之心启迪童蒙,涵养弟子君子之德。其教学如古琴流韵,声声入心,润泽心灵,诚为师者典范。主讲老师舒娟来自沅陵县凤凰山学校,国学授课经验也十分丰富。她立于讲台,如兰蕙清雅。执教虽年少,却已深谙经史子集之妙,将《论语》的智慧化作生动故事,呈现出现代思维的灵动,让传统不再遥远,让国学在新时代绽放光彩。助教老师唐瑞娟热爱国学诵读,协助开展生动有趣的教学工作,负责学员安全管理。诚可谓:为人师表,文脉薪传。有诗《 赞辰州•崇正书院良师有方》(新韵)赞之:“兰芽小小志高昂,论语精读能力强。缘有良师来教导,春风化雨润心房。”

陈湘玲女士开课前鼓励小朋友:每个小朋友都是一样的优秀!让他们开心满满、自信满满地投入经典学习中。21天的诵读与培训,孩子们专注“悦”读,在经典中触摸“孝”的温暖,“悌”的友爱。专注的神情里,是良好学习习惯的悄然养成。课间的儿童健身操是书院的动人风景,小小的身影在阳光下跃动,汗水浸湿额头,却挡不住坚持的脚步。孩子们边读边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文字走进日常,持续的诵读里,学习的韧劲愈发坚定。志愿者写诗《赞“谦谦君子”公益营开营》(新韵)赞曰:“谦谦君子讲学班,经典悦读情意专。德艺礼仪修养好,尊师敬长记心间。”

志愿者们还为孩子们准备了可口的免费午餐,他们的额头渗着细汗,背影却透着踏实,忙碌的身影里藏着“忠”于初心的热忱,每一个弯腰,每一次擦拭,都是信守责任的模样。孩子们稚嫩的声音念出感恩词:“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无过择。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长者先,幼者后,请老师们先用餐。”然后双手捧碗,安静用餐。生活礼仪的养成,心怀感念的模样,正是知恩之心在生长。

志愿者们在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也在成人班诵读论语,由书院负责人沅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张华秀和李玉婷老师负责成人班的组织工作。志愿者陈从容分享读书感想:“参加书院诵读论语以来,我一直被幸福所包围。做梦都没有想到已五十多岁的我,还能有机会重拾书本,每天诵读,真心感谢大家。”她的感动也是所有志愿者们的心声。志愿者魏巧玲分享:“一群幸福的人,有时候在想,教育可能真没那么复杂,或许多读书就可以了。书可以让我们见山见水见世界,见人见己见众生,让我们变得睿智、通透又平和,然后幸福。”唐方平先生称赞说:”志愿者们都努力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最可爱的人。”

8月20日,孩子们开始考核公益营的7项目标计划:学会一套儿童体操;学会两套餐前感恩词;学会三首歌《你好,论语》《鹿鸣》《寒夜》;培养了四种品格(孝、悌、忠、信);熟读论语《季氏第十六》到《尧曰第二十》;学会六合竹简点读法;牢记七句立志语:不立志天下无可成之事、国家因我而富强、人民因我而幸福、社会因我而进步、家庭因我而骄傲、子孙因我而自豪、世界因我而美丽。孩子们顺利通过了考核,是认真学习和茁壮成长的见证,誓言里的每一声铿锵,种下责任与成长的种子,孩子们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身后的光。是老师放弃休息时间的悉心指导,更与孩子们一同捧起《论语》,用齐声诵读把经典温度传给每颗童心,是后勤志愿者默默筹备的烟火气,让这份成长有了温暖底色。大爱,藏在每一个同行的细节里。21天的故事落幕,但成长不停步,感恩不褪色,愿这份认真与大爱,陪他们走向更远的未来。

21日结营表彰仪式上,老师给孩子们发放了奖状和用心准备的精美奖品。陈湘玲女士分享总结: “谦谦君子”公益营今天已经结营了,非常感恩大家的付出和陪伴。孩子们的进步和变化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书院在大家的帮助之下共同成长,今天的结营,不是终点,而是把“谦谦君子”的火炬传递回每个家庭、传递向更广阔世界的起点。愿我们携手,让孩子们带着在这里点燃的光,照亮自己、照亮家庭,让经典的光芒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再一次感恩所有付出的人。

在公益营专访活动中,参加公益营活动孩子们的家长都分享了自己家孩子诵读论语的前后变化,如懂得了一些礼貌礼节,自我约束这一块做德特别好,懂得了珍惜粮食,学习方面会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认知能力明显提高了。孩子们也分享了自己的感想和喜悦收获。家长和孩子们都表达了对老师和志愿者们的深深感谢,一致盼望能够继续来参加读书公益营活动。

1c8dd4e0f28872e0aea6d496934e7c41.png

(三)大道至简 始于竹下

——解锁六合竹简点读法

8月6日,从江苏淮安远道而来沅陵的丁毅和老师在崇正书院传授一种全新的诵读论语方法:六合竹简点读法。陈湘玲和李玉婷在用心聆听学习,领悟其中的技法与奥妙。丁老师讲解细致入微:“六合竹简点读法”是六合教育系统创始人仇富军先生在习练中国传统武术时产生灵感而发明的一款助推人类学习效率的脑力提升训练技术工具。发明后投入国内不同地区幼儿、中小学生以及成年人、老年人使用以来,表现出许许多多的快速提升学习效率、快速改善身体功能等神奇效应。这套继承祖国传统文化成果的技术工具暗合了现代学习学、教育学、体育学、心理学、脑神经科学等科学原理。以单手或双手在特制的竹简上反复的轮流变换点读为主要方式,以达到眼、手、口、耳、脑、意等的高度协调统一为原理,刺激脑细胞、激发神经元,促使神经突出再生长,综合提升身体的协调能力、思维能力与专注力等。”

同时,六合竹简点读法通过手指指腹不断在竹简上按动、摩擦、感知,能有效打开身体的经络,调动全身的气血,起到强身健体、缓解紧张情绪、减轻精神负担、调养身心等神奇功效。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学习训练方法是古往今来文、武、艺练习的核心方法。这种点读方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d676b63afc756c6aa90104baa4d0906.png

8月7日,丁老师带领孩子们来解锁六合竹简点读法,开启文化学习新体验。当孩子们双手接过竹简轻轻展开,淡淡的馨香弥漫开来,承载着中国传统经典的竹简,也承载着提升孩子们全面生活智慧获得心灵手巧耳聪目明的爱的教育、美的教育、乐的教育。在丁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下,孩子们学会了指腹点读、手掌点读等各种点读法,清脆悦耳的点读竹简声与铿锵有力的齐声诵读声和谐共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快乐美丽的音符飞扬书院的每一个角落,飞扬辰州古街的青石板上,过往的行人也循声而来,静静伫立门口,观望聆听,感受到了祖国传统文化的神奇感召力和净化灵魂的魅力。志愿者写诗《赞师生齐心解锁六合竹简点读法》(新韵)记之:“融汇贯通学问深,点读竹简遇知音。统一指令多专注,字字铿锵印齐心。”

丁老师继续授课,为孩子们和志愿者们热情耐心讲授六合竹简点读法。讲解条分缕析,循序渐进,呈现出独到见解和与时俱进的教学理论体系。

丁老师将好的教育理念方法传递给每一个人,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六合教育体系的神奇与美好,在潜心学习中获得观世界的眼光和格局,获得探索世界的兴趣热情,进一步获得安邦兴国的本领才气,在读好书的同时,一步一个脚印,每天进步一点点,追光而遇,逐梦前行。


一审:余   波

二审:唐圣利

三审:刘纯意

来源:沅陵融媒

作者: 潘逢燕

编辑:唐圣利

本文链接:https://www.ylxw.net/content/646943/59/1528165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沅陵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