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189名皮划艇顶尖选手的船桨划破沅酉交汇处的碧波,2025中国皮划艇巡回赛总决赛在“山水诗城”沅陵拉开战幕。这条串联吊脚楼群落与酉水画廊的赛道,不仅见证着速度与激情的碰撞,更铺展着一座千年古城以文体融合激活发展动能的生动图景。从“水运兴城”到“水韵活城”,沅陵正用一场赛事作答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考题。
山水为台,打造可体验的自然文旅IP。坐拥沅水、酉水独特水文资源,依托借母溪、齐眉界的生态禀赋,沅陵将85%植被覆盖率的自然画卷转化为“国内罕见的自然竞技舞台”。200米直道竞速段水流澄澈,500米赛程途经古韵民居,15公里耐力赛尽览画廊盛景,选手口中“与自然对话”的诗意体验,正是沅陵告别“门票经济”的生动注脚。这种“运动在山水间”的定位,让生态优势不再是静态风景,而成为可参与、可感知的体验资源,为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文化为魂,让赛事有了穿越千年的厚度。作为“中国传统龙舟之乡”,沅陵将两千年龙舟文化融入现代赛事:开幕式上《如法沅陵》气势恢宏,乌篷船与皮划艇护航形成“古今对话”,辰州傩舞、盘木号子等非遗元素暗藏其间。从龙兴讲寺的晨钟到《狃子花开》的实景演绎,从二酉山“开山大典”到中华书山诗词大会,沅陵正让文化从博物馆走向赛场、走进生活。这种“体育搭台、文化唱戏”的智慧,让赛事超越竞技本身,成为文化传播的鲜活载体。
产业为脉,构建起“文体旅商”融合的生态闭环。政府主导的“主办+承办+协办”机制与“资金池统筹”模式,吸引书山文旅等社会资本深耕细作,打造集运动、研学、教育于一体的水上综合体。以皮划艇赛事为核心,延伸出装备销售、技能培训等产业链;借龙舟文化品牌,开发工坊体验与文创产品,形成“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多人旅游”的消费模式。数据印证着成效:多项国省级活动直接带动数万人次客流,餐饮、住宿与农产品销售应声增长,文体IP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量。
从龙舟竞渡到皮筏艇飞驰,沅水之上的每一次挥桨,都是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从昔日水运枢纽到如今“运动之城”,沅陵的转型背后是清晰的发展逻辑。以赛事聚人气,用文化留人心,靠产业促长效。沅陵用一场赛事证明,县域文旅无需千篇一律,只要找准自然与文化的结合点,以赛事为纽带激活资源,就能让山水含韵、文化增值,走出一条兼具特色与活力的发展之路。而这波由皮筏艇掀起的文旅浪潮,必将在沅水之上激荡出更悠远的回响。
来源:凉水井镇人民政府
作者:周梦凌
编辑:唐圣利
本文为沅陵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