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时代奋斗者】二十年前砍树 二十年后造林

来源:沅陵新闻网 作者:邓永松 编辑:redcloud 2018-04-02 19:40:39
时刻新闻
—分享—

符志华当年人造杉木已成林


符志华在林场套栽的茶树已开始采茶

  见4月2日湖南日报头版:
  http://hnrb.voc.com.cn/hnrb_epaper/html/2018-04/02/content_1298627.htm?div=-1

  沅陵新闻网记者  邓永松

  三月不造林,符志华坐不住。这两天,从市委党校学习一回来,就上山去看林。

  林场位于湖南沅陵县火场乡桃坪界村,海拔800多米,分布5个山头,1250亩面积,20多万株杉树已长成人高,平均直径14公分,5年后可采伐,预估收入过千万。

  望着莽莽苍苍一大片林子,符志华内心翻滚,脸上洋溢幸福,他深情地告诉记者:“我十年青春,只为还清这笔生态债!”

  二十年前的1997年,那是个疯狂的砍伐年代,刚刚成家的符志华,拿出老父亲承包供销社的积蓄,开始做木材生意。

  “买一座山只要1千多元,直径20公分的松树开价5元,非常便宜!”为了赚钱,符志华不惜买油锯,组成11个伐木队。为装运木材出山,出资修公路,山砍到哪,路修到哪。

  8年木材生意做下来,符志华回头一看,包括本乡在内附近4、5个村子的山林全被“剃”了“光头”,这时候,他才意识到心痛。

  2004春天,符志华做出一个大胆决定:“放下斧头,扛起锄头,上山造林,还生态帐!”

  当时,乡里有个集体林场,由于管理不善,木材盗伐严重,加至荒山野岭,年年引发火灾,在旁人眼里,是个不值钱的“烫手山竽”,早出手,早放心。

  符志华找到乡领导开口想租,承包30年,自己和村民各占股份。

  消息传出,家人反对,朋友劝说,干部质疑,符志华却铁了心肠,坚持做全乡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拍着胸脯发誓:“10年后看我!”

  那个春天,符志华一股热劲,一连4、5个月,没有下山。为了砍山、整地、栽苗,他亲手搭建一个简易塑料布棚,吃住在山上,每天陪同70多个民工干活,硬把500亩造林计划完成才“收兵”。

  创业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符志华也不例外。由于政府部门统一调运,苗子堆放太久,成活率低,导致当年栽下去的杉苗“全军覆没”。

  符志华不服气,第二年再来,他把林业局专家请进门,手把手教,成功育苗10多亩,下栽300多亩,加上补植,800多亩杉林全部成活,符志华从门外汉到育苗专家,众人服了。

  “一般山地栽杉210至240株,最后成林170株以上,亩平产木材20多个立方米,收入不低于1万元,相当于每棵杉树每年净产3元钱效益。”多年从业,符志华把经济帐算得滚瓜烂熟,而且越干越自信。

  2010年,符志华在林地套种茶树,一来用作天然防火带,二来以短养长,补贴投入,相继开发茶园500亩,接着他在林场栽种30亩黄桃和15亩高山葡萄,整塘养鱼,围栏养猪养鸡。

  “搞农业都是‘烧钱’的事,但农民跟着我富了,生态帐还了,我心安呀!”符志华道出内心话,这些年他投资近400多万元,把做木材生意赚的家当,连同爱人开店积蓄全搭了进去。

  受符志华影响,当年和他一起做木材生意的同乡袁诗强等人,这些年,也悄悄上山造林,目前全乡新造林超过万多亩。

  今年初,村“两委”干部和群众代表会上,已当上村支书的符志华宣布一条重要村规:再穷,也不准打砍树主意。他语重心长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年的蠢事不能再干!”

  3天前,记者去采访,村里正在设计更大的梦想——保护天然生态,整修袁氏古村寨,修建符氏大院,开发林场休闲山庄,承接家门口的张家界游客。

  “借生态优势,做旅游文章,乡村振兴,火场‘先火’!”符志华信心满满。


来源:沅陵新闻网

作者:邓永松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沅陵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