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新闻网讯(记者 贾凌)贫困,留在记忆深处的伤痛;关怀,触动心底的涓涓温暖;希望,党的政策带来的幸福;追梦,给生活插上金色翅膀。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沅陵县易地扶贫搬迁让贫困百姓“挪穷窝”、“换穷业”、“斩穷根”,是让他们搬出新天地,迈向新生活的无量功德。
走进沅陵县太安新区,我们不得不以惊艳的目光流连这片扶贫安置点。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建筑群,宽阔整洁的新区大道,超市、图书室、健身器材等社区设施齐备,楼道、车间欢声笑语,社区广场舞姿翩翩…………真是新家园、新生活。汇聚全县22个乡镇(含太常和深溪口)的1392户5331人、全省占地面积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太安新区里一派和谐幸福的生活气息。
新型城市社区悄然兴起。沅陵县太安社区作为乡镇级架构,主要负责人由副县级领导担任,县直有关单位在这里都设有服务机构。在这里,微小田园,保证基本口粮果蔬;水电减免,前期基本生活无忧;扶贫车间,在家门口实现再就业;“一园、三场”,满足群众就近就学、休闲娱乐、经营购买。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生活无忧、管理先进的现代化小区正在沅陵县委、县政府披星戴月、忘我奉献中一点点地建立和完善起来。
不忘初心,多措并举。县委、县政府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易地搬迁后续帮扶“二十条”措施,将百姓的安居乐业视为己任。弱势群体,因弱求生难,县委、政府特别针对大病户、受灾户、智障残疾户等的就医、就学诸多问题,积极筹措关爱资金。省中烟集团每年支持99万元,县财政每年预算100万元,出台了“34个安置点关爱基金管理办法”,重点对弱势搬迁群众就医、子女就学、部分公共设施维修维护进行补贴,减轻重病户的经济负担,激励搬迁子女求学成才,延续人生希望和梦想,并且提升了弱势搬迁群体有效增收的质量。提高政策兜底标准。全县政策兜底户713户2484人,人均月兜底标准提高到420元,年收到入增长到5040元。加大扶贫特岗和公益性岗位支持。全县34个安置点在2019年已安排404人的基础上,今年县“双十”条进一步明确,再次加大用工用人数量,县直企业事业单位聘用临时工,提供门卫、保洁、杂务等用工岗位500多个,目前有搬迁劳力近100人在县城“上班”增收。这一系列的关爱举措赢得了民心和爱戴之情。
搬得出,住得好,留得住。“春风行动”网上送岗达成就业意向1800余人,其中易地搬迁户610人。发放县外务工人员交通补贴120多万元,助力搬迁劳力6308人外出务工促增收。
为了稳妥增长搬迁户的收入,全县4534户搬迁户17047口人均与县碣滩茶业龙兴企业等,进行利益连接挂钩,年分红达投入资金的8%,2019年人均分红160元;安置点特色产业发展迅猛,楠木铺乡安置点的养蜂产业、明溪口镇安置点的专业种植合作社、二酉乡杨家葡萄种植基地、马底驿冬桃种植基地、火场乡黄桃种植基地、五强溪葡萄种植基地、官庄辰龙关茶旅整合基地、凉水井王家岭养鸡合作社、麻溪铺镇茶叶产业、沅陵镇“亲农”茶叶产业、借母溪旅游农家乐产业、以户为单位的传统种养产业等势头向好,明溪口镇搬迁到太安社区吴纯爱因地制宜,投资大棚蔬菜,受益超省外务工,各种产业都呈现了蓬勃生机,搬迁群众受益明显提高。
“十三五”期间,我县完成易地扶贫搬迁4534户17047人。其中:分散安置1828户6979人,占总任务41%;建成集中安置点34个,集中安置2706户10068人,占总任务的59%。我县易地扶贫搬迁总的目标和要求是:严格按照“十二”个一批,实现每户一人有就业、有收入、有保障的目标,真正做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确保搬迁对象稳定脱贫。
盛夏花灿,人间五月,沅陵县易地扶贫搬正呈现一派崭新喜人的气象。狄更斯说:“希望是栖息于灵魂中的一种会飞翔的东西。”新希望,新梦想,我们在追梦的路上一路高歌,一路追光。
来源:沅陵新闻网
作者:贾凌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