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融媒讯 “闹端阳”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期间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作为全国传统龙舟之乡,沅陵人对龙船的“痴迷”程度那真是深入到了骨子里!2011年5月,“赛龙舟”(沅陵传统龙舟赛)作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别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年,我县将作为怀化市第二届旅发大会承办地借风起势,举办近年来最大规模的龙舟赛事。据悉,目前报名参赛的龙舟代表队已在40船以上。6月28至30日(农历五月十一至十三)连续三天,在沅陵沅水河段,将上演一出龙舟竞渡浪里争雄的角力大戏!
千百年来,沅陵的传统龙船基本上是两大流派。一派是以洲头渔业队、朝瓦溪、窑头、老鸭溪、立新等为代表的红龙体系。他们举红旗、穿红衣,裹红头巾。近看一条龙,远看一团火,人众船多;另一派是以黄草尾、蚂蝗头、河涨洲、白田等为代表的黄白龙流派。这个流派以黄龙居多,他们身着黄衣裤,头裹红绸带,远远看去,黄衣似叶,红头如果,视觉分明;近些年,随着龙舟文化的发展,扒船人流派观念更新,沅陵龙船的花船流派逐渐问世,他们或红绿搭配,或红白相间,或黑、或绿、或蓝,为沅陵古老龙船增添了异彩,注入了新的活力。
扒龙船(划龙舟)是集力量、速度、技巧和协调的一项高强度运动,划手们通过桡片的动作快慢来推动龙船前进的速度。桡片吃水深度、桡片入水距离和桡片划水角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正确使用桡片在龙船比赛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沅陵传统龙舟桡片的扒法有很多种方式,总的来说“出马枪”动作都相当漂亮。人们常说的“飘飘桡”“抠抠桡”“闷水桡”“顺水桡”“雪花盖顶”等都是沅陵人扒龙船常用的几种最为经典的技巧扒法,这些扒法是划手们在多年来扒船实践中日积月累摸索出来的心得体会和成功经验。
扒龙船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说旗是核心(指挥),鼓是灵魂(号令),锣是点缀(配合),舵是关键(方向),桡是动力(速度)。在不同的场合下摇什么样的旗,就擂什么样的鼓,擂什么样的鼓,就扒什么样的桡。
“飘飘桡”,是在“游江”、“赏红”、“抢红”得胜“花鼓”情况下的扒法,目的是整齐划一,协调一致,好看。带表演性质,具有观赏性。
“抠抠桡”,是桡片吃水深浅适当,桡片在水中划的距离也是恰到好处,桡手力度拿捏得好,船平稳前行,速度较快。握桡上手心朝外,下手心朝内,推拉结合,启动的前几桡半身入水。桡片和船帮几乎成垂直状。好似“丹凤朝阳”,有翻江倒海之势。
“闷水桡”,桡片吃水更深,在水里划的时间长,船的行驶平稳速度快,实用性强,是比赛时常用的扒法。但划桡频率慢,奔岸有力,常以后发制人。
“顺水桡”异军突起,进步迅猛,既汲取了红龙动桡快的特点,也吸取了黄白龙下桡吃水深的长处,动作简捷实用,没有花架子,一切顺其自然。
“雪花盖顶”,用桡的特点是握桡手心向下,划时上手绕过头顶,下臂入水,桡片跟船帮成三十度。手腕灵巧,善用腰劲,下桡敏捷,抽桡轻巧,频率较快,划动时喷起一船烟雾,恰似“雪花盖顶”。
“雪花盖顶”是扒龙船最具魅力的视觉盛宴,既不是一种单纯的扒技,也不是一种感观现象。“雪花盖顶”它是划手们手擎桡片旋转过头顶的唯美扒式和桡片击水溅起的水花形成的如雪花似的水雾,是桡手们精湛技艺和绝佳环境有机结合的产物,具有一定的灵动性、观赏性和艺术性,十分震撼人心。
正如国家级非遗名录赛龙舟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姜胜文先生介绍:所谓雪花盖顶,就是桡扬过头顶,落水深,抽桡快,桡片在极速的起落之间击水带出的浪花,因快速且高于头顶而产生的白雾,晶莹剔透,形同雪花,与宋代诗人苏轼“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石煌远先生撰写的《龙腾序》中“动桡雾气生”的真实写照和呈现。
(一审:李琳 二审:唐圣利 三审:刘纯意)
来源:沅陵县图书馆
作者:杨斌
编辑:李琳
本文为沅陵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