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融媒讯 11月21日至29日,湖南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组织开展中华秋沙鸭监测调查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工作。
经本次调查监测数据统计,在各监测点内共发现中华秋沙鸭105只,成规模群落共8处,刷新自2013年首现沅陵以来的历年记录。目前正值候鸟迁徙越冬高峰期,湖南卫视和怀化电视台来沅拍摄中华秋沙鸭专题片,监测调查工作将持续跟进。
中华秋沙鸭在嬉戏(吴友林 摄)
中华秋沙鸭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危物种,被誉为“鸟中大熊猫、活化石”,主要以河流、水库为栖息地,对生境要求相当严苛,喜欢在水质清澈、食物充沛且人为活动干扰少的环境栖息繁殖,也是检验湿地质量的标志物种。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落图面积20446.8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5608.6公顷,境内河流众多,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环境优美,是各种鸟类、鱼类等生殖繁衍的天堂和乐园。
监测调查工作
近年来,沅陵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利用工作,高位推动《湿地保护法》贯彻实施,建立机构完备、管理有力、制度规范的管理机构、开展巡护经常、监测常态、保护有力、修复有序的各项工作,形成“珍爱湿地、保护未来、齐抓共管、共建共享”的长效长治工作机制和氛围,保护利用成效显著,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
据统计,沅陵境内有野生脊椎动物共计256种,隶属于5纲28目68科,共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0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种(中华秋沙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9种,湖南省重点保护动物130种,特别是鸟类鱼类资源相当丰富,有鸟类15目35科118种;有鱼类4目12科57种:有湿地植物共计64科171属268种,4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苏铁、银杏、水杉、南方红豆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12种,被列入国际公约保护植物名录的兰科植物22种。
中华秋沙鸭在休憩(李光武 摄)
据悉,湖南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被国家林草局列入2023年湖南省47个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监测单元之一。为了更好的开展中华秋沙鸭的保护工作,按照省市林业主管部门工作部署和《湖南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重点野生动物单元监测工作方案》实施安排,在湿地公园辖区内开展中华秋沙鸭越冬栖息监测调查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工作。
本次监测调查活动分为沅水、酉水两条路线,主要调查方法为样线法,按照预先设定的监测样线,依据实际情况采取徒步、船、车等方式,按照一定的速度沿样线前进,利用双筒、单筒望远镜寻找、观察、发现记录中华秋沙鸭个体,并拍摄照片。在调查过程中特别注意数据采集,如调查轨迹采集和调查点数据采集,实地填写中华秋沙鸭调查记录相关表格,形成原始一手资料,作为全国中华秋沙鸭越冬监测调查数据库资料。
在调查过程中,同时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对当地居民进行野生动物保护进行科普宣传,尤其是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和近年来实施的《湿地保护法》等,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和遵法守法的自觉性。
一审:李 琳
二审:唐圣利
三审:刘纯意
来源:湖南五强溪湿地公园管理处
作者:周祖军 孙元玲
编辑:李琳
本文为沅陵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