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渡口

来源:沅陵县人大常委会 作者:谭爱兵 编辑:李琳 2024-08-29 12:08:03

在沅水江边,渡江嘴渡口恰似岁月的珍贵书签,静静夹在时光的册页之中。那时这里,一艘渡船,承载着两岸的悠悠故事,牵连着朱红溪上嘴与北斗口渡江嘴两岸的脉脉烟火人间。

图片1.png

图:来自网络

依稀记得那时候掌舵渡船的李老头,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但他的身影犹如一座沉稳的灯塔。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守在渡口,因为朱红溪上嘴有朱红溪中学、供销社、仓库、木材站、医院等单位,星期六下午,星期天下午,学生都在此过渡,也是唯一的一处北斗口大队安排的“公费”过渡工具。本村的人过渡不收费,年底每户交一升大米来低一年的过渡费。为了给过往的学生、群众撑渡。他那饱经风霜的面容,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却也满满书写着坚守与责任。

图片3.png

图:来自网络

清晨,第一缕阳光轻柔地洒在沅水江面,波光粼粼,似碎金闪耀。李老头已然在渡口静静等候,准备迎接新一天的渡客。他熟练地解开缆绳,挥动船桨,渡船缓缓离开岸边,驶向对岸。微风拂过,带来江水的清新气息和泥土的芬芳,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宁静而绝美的水乡画卷之中。

图片4.png

图:来自网络

渡船上,一位背着背篓的村民满含敬意地对李老头说:“李大爷,这么早就开工啦!您天天撑船,实在是太辛苦了。我们大家伙儿可都对您感恩戴德呢。要是没有您,我们无法过河”,李老头爽朗地一笑,声如洪钟地回应道:“不辛苦,都是为了大家行个方便。你们出门办事也不容易,我能帮衬一点是一点。这渡口啊,就是为大家服务的地方。”另一位村民接着感慨道:“李大爷,您都六十多了,还这么尽心尽力。您就从来没想过歇一歇吗?”李老头坚定地摇摇头:“歇啥呀,我都习惯喽。只要大家还需要我,我就会一直撑下去。再说了,这渡口也是我的一份深深的牵挂呢。”

图片5.png

图:来自网络

傍晚,夕阳西下,余晖将渡口染成一片璀璨金黄。李老头目送着最后一批渡客离去,然后默默地整理着渡船,为明天的摆渡精心做着准备。这时,一位刚下船的村民走过来说:“李大爷,您也早点回去休息吧。这一天忙下来,肯定累坏了。”李老头微笑着说:“没事,我不累。只要你们都平平安安过河了,我这心里就踏实。看着你们来来往往的,我这心里也暖和。”村民由衷地感慨道:“李大爷,您真是个大好人。这渡口因为有您,变得格外温暖,就像我们心中的一盏明灯。”李老头摆摆手,谦逊地说:“都是乡里乡亲的,说这些干啥。只要大家过得好,我就开心。”

图片6.png

图:来自网络

特别是星期六下午,朱红溪中学学生放学,学生回家的感觉归心似箭,蜂拥而来,李老头的渡船一时无法乘载,他便站在船尾大声对学生喊道,“装满了、装满了、不要再上了”,可是学生们无一人听他的话,他只好把后上船的学生一个一个赶下船去,等下一趟。学生们的骂声、他的吼叫声就像音乐盛宴的交响曲的在船上空盘旋,儿时自己亲历种种依依在目,其实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家的安全。


图片7.png

图:来自网络

有时村民有病人急需要到医院看病。三更半夜喊他,他二话不说披上衣服就开船过渡。不不论是风雨交加还是大雪纷飞他都是一如既往,从无怨言。这样的经历他一身不知帮助过多少家庭。挽救了多少生命。

图片8.png

图:来自网络

渡江嘴渡口,见证了四季的悄然更替,见证了人们的聚散离合。而李老头,就像这个渡口的忠诚守护者,用他的执着坚持和无私奉献,为人们搭建起一座跨越江水的坚实桥梁。他的故事,如同沅水的静静流淌,永不停息,成为了这片土地上最为动人的风景。

图片9.png

图:来自网络

一审:李琳

二审:张环

三审:冯奎

来源:沅陵县人大常委会

作者:谭爱兵

编辑:李琳

本文链接:https://www.ylxw.net/content/646842/63/1421910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沅陵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