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千年古道,穿越历史烟云;昔日驿站,印证风华沧桑。
今古闻名的京昆古驿道始于北京,止于昆明,途径七省市,全程5930公里。五溪地区是京昆驿道的重要节点,怀化段设有10个驿站,其中沅陵就有著名的界亭驿、马底驿、辰阳驿。
湖南省第五届旅游发展大会即将在怀化举办,京昆古驿道,这条与怀化、与沅陵有着千年历史脉络的“五溪驿路”,被热力赋予文旅自驾游的“宝藏之路”。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一驿一星辰,一程一春秋。从前世今生到驿路传承,从历史足迹到文旅热土,沅陵融媒特派记者专访了知名作家、文化学者、京昆古驿道(怀化段)自驾游文旅体专项规划项目(沅陵段)文化顾问周万水。
(一 )记者:周老师您好!湖南省第五届旅游发展大会即将在怀化举办,最近,京昆古驿道这个与怀化历史有着高度关联的名词再度引起了关注,作为京昆古驿道(怀化段)自驾游文旅体专项规划项目的文化顾问,您能简要给大家介绍一下京昆古驿道的历史吗?
周万水:好的。京昆驿道是中国古代一条重要的南北交通线,这条交通线对中国古代政治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中国古代交通十分发达,其交通网络的雏形,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秦汉时期中国南北交通通过汉水、长江、沅水等各大水系的连接,已在中原和西南之间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水陆交通网络。
元代至元二年(1265年),元世祖在之前的基础上开通了元大都(今北京)通往中庆(昆明)的京昆干线驿道,经由中原,湖广行省北上,滇黔湘路段全线贯通直达昆明。明洪武时期,朱元璋“遣官修治湖广至云南道路”,又进一步完善了北京至昆明的驿道。这就是史载的京昆古驿道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记载,路线为北京皇华驿-河北-河南-湖北-湖南-贵州-云南昆明,全程约5930里。五溪地区是京昆驿道的重要节点,自沅陵县界亭驿起,经沅陵县、辰溪县、中方县、鹤城区、芷江县、新晃县等地,出湖南界,达贵州玉屏县,京昆驿道在怀化境内大约有580里。根据相关资料记载,京昆古驿道怀化段设有10个驿站,分别是界亭驿、马底驿、辰阳驿、船溪驿、山塘驿、怀化驿、罗旧驿、沅水驿、便水驿和晃州驿。还有26个递铺,如太平铺、麻溪铺、楠木铺、松溪铺、白雾铺等等,这些递铺均匀分布在驿与驿之间的通道上,形成“驿为节点,铺为脉络”的网络结构。
京昆古驿道是古代王朝连通与统治西南地区的重要政治手段,用于传递政令、军事调度、官员往来等,加强了中央对西南边疆的控制。这条交通线促进了沿线地区的商贸、政治、文化的交流,成为中原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交流的纽带,促进了不同地域的文化、技术与生活方式的传播与融合。尤其对地处西南“上扼川黔,下蔽湖湘”的怀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融合等具有重要的影响,驿站沿线及周边的集市,如洪江古商城、辰州府、沅州府、荆坪古镇、托口古镇等都因京昆驿道而繁盛。
记者:京昆古驿道(怀化段)自驾游文旅体专项规划项目也已完成,您能给我介绍一下这个项目内容和项目实施的意义吗?
周万水:京昆驿道(怀化段)自驾游文旅体专项规划项目,是湖南省第五届旅游发展大会的重点工程之一。本项目以“古驿文脉价值激活”与“民族交融发展实践”为指引,试图通过文化挖掘、体旅融合、品牌策划、游线规划、景村联动等手段,唤醒人们对京昆古驿道的历史记忆,挖掘京昆古驿道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具体说就是在京昆驿道(怀化段)建立一系列古驿道文化标识和驿道文化展示区,并将其与周边自然景观、文化产业、特色村落、景区景点等资源深度融合,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一条兼具现代创意与历史内涵的深度体验文旅长廊,打造一条生态与文化相交融的旅游线路与多元化附属及衍生旅游产品。构建以“古驿文化”为核心引领的多层次复合型自驾精品游线体系。共同推动其成为最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高度吸引力的旅游品牌。
由于京昆驿道在怀化境内有580余里,其线路大致与今天的319国道、跟G30国道等现代交通线重叠,就像一条珠链串联起了怀化大部分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所以对怀化旅游的整体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自驾游爱好者可以在这条线路上饱览五溪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感受怀化的前世今生和沧桑巨变。
(二 )记者:听了周老师的介绍,我都有点迫不及待去感受一下京昆古驿道的独特魅力了。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京昆古驿道自驾线路的一些文旅亮点吗?
周万水:好的!京昆古驿道(怀化段)串联了怀化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从文明起源、 自然山水、古道沧桑、历史风云、民族交融、和平丰碑等,非常适合喜欢历史文化、古道探秘、民族风情和山水风光的朋友自驾光。
如融历史、茶旅及自然风光于一体,素有“北有山海关,南有辰龙关”的沅陵辰龙关景区、 依山傍水,曾是古代辰州府治所,沅水流域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水运枢纽,文化积淀极其深厚,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沅陵古城,其以“二酉藏书”名闻天下的中华书山、因王阳明讲学而驰名的,始建于唐贞观年间,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书院之一的龙兴讲寺以及保留了众多辰州古建筑,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多种宗教遗存共存的辰州古街都是值得打卡的文旅胜地。
出沅陵境,位于怀化市中方县,荆坪古村是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村落,古村临㵲水而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漫步青石板路,观赏明清时期的潘氏祠堂、古驿道、古井、古树、砖木结构的民居,感受宁静古朴的乡村韵味。
在京昆古驿道上,芷江历史曾经建有有沅水驿、罗旧驿、便水驿。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抗战胜利受降名城芷江和平城,是旅游的热点,这里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及旧址、飞虎队纪念馆。龙津风雨桥:世界最长的侗族风雨桥——龙津风雨桥,还有气势恢宏的侗族鼓楼是侗族建筑艺术的瑰宝,夜晚灯光璀璨,流光溢彩,绝对值得品鉴。
对历史文化和考古的朋友,一定要怀化洪江市安江镇看看高庙文化遗址(高庙博物馆),这里有着改写中华文明起源认知的重大考古发现,在距今约7800年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出土了震惊考古界的白陶器,上面有精美凤鸟、兽面、八角星等纹饰。遗址还发现大型祭祀场,将中国高度发达的祭祀文化、精神信仰和艺术起源大大提前。高庙遗址是长江中游史前文明的重要代表,是证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的重要考古发现。
当然,到了安江,高庙遗址对面的原安江农校纪念园,也就是袁隆平纪念馆,同样也是不容错过的。这里是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工作生活了37年的地方,杂交水稻的发源地,曾经见证了“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科学奇迹。 参观袁院士当年居住的简朴小楼、办公室,杂交水稻试验田旧址、以及全面展示其生平、科研历程和杂交水稻发展历史的纪念馆,你可以感受中国科学家伟大而平凡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
京昆古驿道(怀化段)自驾线路是一条极具深度和广度的历史文化寻根之旅、历史缅怀之旅、和平致敬之旅和文明探源之旅,可供游览和品味的打卡点很多,我这里列举的可以说仅仅是几点星光。其实,星光闪耀的地方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京昆古驿道的每一站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都在诉说着怀化这片土地上波澜壮阔、生生不息的故事,更多的亮点还要你自己去感受。
(三) 记者:您前面提到,京昆驿道承载着十分厚重的历史文化,如果说得具体些,这种厚重体现在那些地方?
周万水:京昆驿道是中国古代中原政治中心连接西南地区的主要通道,怀化地处中国地形第二台阶和第三台阶之间的过渡地带,是名副其实的“西南锁钥”具有地理、气候、政治、文化分界线的意义。京昆驿道实际上是一条中央政权管理经营西南地区的政治通道,也是南北文化交流的通道,我曾经在《沅陵地域与历史背景下的西南官话走廊》一文中提到它实际也是西南官话形成的通道,怀化其实就是西南官话形成的桥梁和枢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怀化才形成了自己地域色彩浓郁、多民族文化交汇融合的五溪文化体系。京昆驿道就是这种地方文化形成的助推力。
历史上中央政权的流官、往返中原与西南的商旅、被贬官流放的文人,都在这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积淀和融合为厚重的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楚风南渐,黔中郡可以说是风云际会;马援征伐“五溪蛮”终落到“马革裹尸”的结局;康熙年间清军在辰龙关大破吴三桂叛军,平定“三藩之乱”稳定了西南广大地区。
关于五溪文化的例子更多,屈原在这里“朝发枉诸,夕宿辰阳”;王昌龄在这里“一片冰心在玉壶”,这里是王阳明流放龙场的往返地,是他开坛传授心学的地方,林则徐两次路过五溪地区,深情写下“五溪秋水为君清”,一代文豪沈从文也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抗战初期,一代才女林徽因经界亭驿至沅陵曾经写下:“沅陵的风景,沅陵的城市,同沅陵的人物,在我们心里是一片很完整的记忆,我愿意再回到沅陵一次,无论什么时候……”
怀化是中国工农红军的根据地(红二、六军团),也是红军长征重要的行经地,红色文化也是十分厚重的。通道转兵纪念馆和通道会议旧址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有受降纪念坊、受降纪念馆、还有粟裕故里景区、向警予同志纪念馆、滕代远同志纪念馆、湘西剿匪胜利纪念园等,这些遗址承载着深厚的红色记忆和革命精神,是怀化厚重历史的重要组成。
我觉得与京昆古驿道有关的怀化近代史,还有一件历史事件值得关注,那就是抗战时期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大前身)“湘黔滇旅游团”徒步西迁昆明。
1937年七月,卢沟桥事变后,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从平津南迁至长沙,合并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因战事迫近湖南,“长沙临时大学”,分海陆两路西迁至云南省会昆明,更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38年2月20日,由陆路入滇,包括著名诗人闻一多、地质学家袁复礼及黄钰先、李继侗、曾昭抡、吴征镒等多名知名教授的西南联大“湘黔滇旅行团”二百余师生,从长沙启程,经常德进入沅陵,并在沅陵县城休整了一周,后经新晃出贵州前往昆明,历时68天,全程徒步3200公里,史称“文军长征”。
酉南联大共存仅8年零11个月,却培养出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如邓稼先、朱光亚)、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更成为中华民族在危难中坚守文化命脉、培育民族脊梁的不朽的精神丰碑。
值得欣慰的是在京昆驿道(怀化段)自驾游文旅体专项规划项目中,沅陵、新晃两县都在京昆古驿道附近建立了西南联大的纪念设施,我认为无论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还是文化旅游的角度,意义都是十分重大的。
(四) 记者:作为沅陵地方文化学者、作家,您认为京昆驿道(怀化段)自驾游文旅体专项规划项目对沅陵文化旅游有什么推动作用?
周万水:这是个专业性比较强的问题,实际上在一定程度已经超出了我的认知范围,如果一定要回答也只能从文化的角度作一些感性的表达。
沅陵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以及自然生态,无疑是具有资源优势的。尤其是厚重的人文历史,在整个怀化是首屈一指的。
辰龙关所在的界亭驿是古代从湖广(湖南)进入云贵高原的重要驿站之一,是官商行旅翻越雪峰山、穿越辰龙关险阻前后的必经补给点、中转站和信息传递中心。行走在古老的古驿道之上,历史的穿越感扑面而来。辰龙关周边山清水秀,风光宜人,是著名的碣滩茶产区,游客可体验采茶、制茶、品茗,感受“茶马古道”遗风与现代茶产业的结合。
走进辰州古城,漫步老街旧巷,漫步老城区感受昔日“湘西小南京”的繁华印记,想象沅水码头的舟楫往来,商旅繁盛的景象。在龙兴讲寺和虎溪书院,你可以与王阳明对话,登高临远,欣赏沅江与酉水交汇的壮丽景色。在这里你可以穿越历史,追寻沈从文、闻一多曾昭抡、梁思成、林徽因等文化艺术大师的足迹,体会在民族危亡之际,知识分子弦歌不辍、坚持文化抗战的崇高精神。
在沅陵你还可以去“中华书山”作一次朝圣之旅 登山探访藏书洞,感受古人保护文化典籍的勇气与智慧。还可以去借母溪作一次富氧的生态之旅,感受一下“狃花”文化的遗存。
如果你想深度地感受一下千里沅江还可以携带一本沈从文的《湘行书简》从桃源沿水路,作一次回溯之行,感受一下沈从文笔下的“鸭窠围”和“辰州”。
京昆驿道在沅陵境内有较长路程,基本上与319国道重叠,在高速公路发达的今天,往往被快速掠过。从某种程度上说,沅陵的人文旅游资源的体验需要的是一种慢时光,宜品宜嚼。交通的相对不便,或也可以成为一种优势,毕竟同时拥有秀丽山水和厚重历史文化的地方并不多,其文旅的前景是值得乐观的。
目前,京昆驿道(怀化段)自驾游文旅体专项规划项目在多大程度上能带动沅陵文化旅游,这个时候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我觉得它可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战略思路。文化资源不等同于旅游资源,要把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文化的呈现是否适合大众的选择是很现实的问题,所以,我们不能守着资源“守株待兔”,而是要主动地去努力实现这种转变。
一审:余 波
二审:唐圣利
三审:刘纯意
来源:沅陵融媒
作者:沅陵融媒记者
编辑:唐圣利
本文为沅陵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