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于古道书山间,触摸活态的历史

来源:凉水井镇人民政府 作者:周梦凌 编辑:唐圣利 2025-10-09 10:53:58

当青石板的凉意透过鞋底直抵心间,当碣滩茶的甘醇混着古街烟火气漫入鼻腔,当“二酉藏书”的典故伴着山风落进耳畔,一场沅陵自驾之旅,早已超越休闲出行的范畴,成为一次与历史深度对话的契机。这恰恰印证了:真正的历史从书本中冰冷的文字,而是可触摸、可感知、可参与的活态存在,而探寻这类活态历史,正是当代人传承文化根脉的重要途径。

活态历史的核心,在于它能以具象场景唤醒人们的历史感知。京昆古驿道沅陵段的价值,从不止于“千年古道”的名号,更在于那些留存至今的细节:界亭驿旁六百余年的古樟树,枝干遒劲如盘龙,其浓荫下的驿站残垣,让“商旅马帮”不再是想象中的画面;辰阳驿的明清古街,木构骑楼鳞次栉比,褪色的红灯笼与门楣上的老招牌,瞬间将人拉入往昔的市井生活。孩子们蹲身观察石板缝隙的青苔,大人在临江茶馆听老人讲沅陵老故事,正是这些具体的场景与互动,让遥远的历史变得可感可知——青石板的纹路是时光的刻痕,糖油粑粑的甜香是生活的印记,方言里的典故是文化的密码,它们共同构成了比文字更生动的历史教科书。

探寻活态历史,更是一次兼具教育意义与情感价值的文化传承实践。中华书山的设计堪称典范:石阶旁的诗文碑刻、岩壁上的巨型“书卷”,将“文化”二字融入山水之间;“二酉藏书”的典故讲解,让孩子们明白“文脉延续”的重量;学着古人捧竹简读《诗经》的体验,更让文化传承从“被动听”变成“主动做”。这种沉浸式体验,远比课堂上的讲解更容易激发孩子对历史的兴趣,也让家长在陪伴中重新感知文化的魅力。当一家人登高远眺沅江,山风裹挟着草木清香与“墨香”,此时的文化传承已不再是刻意的教育行为,而是化作亲情与文脉交织的温暖记忆,这种记忆会成为孩子日后认知文化、认同传统的重要基石。马底驿至辰阳驿,遇见活着的明清街市。

沅陵的珍贵之处,正在于它保留了历史的“烟火气”与“生命力”——古驿道没有被过度商业化,古街仍有本地居民生活,中华书山的文化体验不流于形式。驿道书山传承着活态历史,在尊重历史本真性的同时,保留其与生活的关联性,让人们在行走中感受文化的温度。

历史从不是封存的过去,而是流动的现在与未来。当我们愿意放慢脚步,去触摸青石板的温度,去聆听古街的故事,去参与文化的体验,便是在以最朴素的方式守护文化根脉。毕竟,文化的传承从来不是少数人的责任,而是每个普通人在与历史的一次次对话中,悄然完成的使命。

来源:凉水井镇人民政府

作者:周梦凌

编辑:唐圣利

本文链接:https://www.ylxw.net/content/646954/91/1533793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沅陵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