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寻趣白牛洞

作者:龚必孟 编辑:redcloud 2013-03-28 13:54:27
时刻新闻
—分享—

  说实在话,舒溪口“白牛洞”我之前已经去过三次,不知道是什么缘由还一直想着再去。恰巧,前两天一个朋友说听我提起过“白牛洞”,他有几个朋友也好奇想去看看,我爽快地答应陪同。

  小轿车飞驰在高速公路上,不到半小时就在筲箕湾下了高速,沿着弯弯曲曲的乡村公路约十分钟就到了“白牛洞”所在的山脚下。

  毕竟我已十多年没有来过,洞口的位置在记忆里也模糊了,问了路边犁田的农夫,他遥指着半山腰,喏,那插着旗帜的洞口就是!我们道了谢,带着手电筒蜡烛向洞口出发。

  洞口约莫有半丈高、一丈宽,猫着腰钻了三五米远,浑身一阵凉爽,眼前豁然一亮。亮光从一个簸箕大小的天窗挤过尖利的石缝斜射下来,使得我们可以看见这偌大的高约三丈,宽敞约三个篮球场大小的石洞,估计至少可以容纳八九百人歇息吧。往前走了十多米,手电筒所照处出现了一个宽一米、高五米的洞口,两旁的石壁犹如两扇门叶,洞里黑乎乎的,只有一条浅浅的石阶伸向洞里深处。看到这情形,同行的美女小雨害怕了,说不想下去了,在外面等......我那朋友和另外两个美女还算胆大,极力劝她说好不容易来一次不进洞岂不遗憾?我满有把握地宽慰她,溶洞里钟乳石形成至少也有几千年,哪会那么巧就今天垮塌?何况我来过三次了对洞里的路比较熟悉,跟着我别乱走就没事的!终于,我们一行手牵了手沿着石阶缓缓往下走。

  手电筒和蜡烛的光线在溶洞里显得特别微弱,周围也显得特别的静,好在沿路偶尔出现的稻草和枯枝说明常有人来过,减少了些洞里的阴气。我们躲闪着脑旁时不时扑来的石笋,进入到一道深谷。洞顶到处垂挂着石笋,看,最粗的那根约有两丈长、底部也起码要两人才能合抱,猜不出是经历了多少年头才滴成的。石洞两旁的石笋也形态各异,你想像着像什么它似乎就像什么,有的像水牛,像孙悟空;有的也像俊朗的帅哥、像婀娜的美女......我们用手电筒往谷底照,黢黑的怎么也看不到尽头。我那朋友到底人年轻、胆子大,捡了石块就往谷底扔说试试深浅,哪知道半天没有听到回响,吓得同行的美女们纷纷往我们身边躲,连连求他别扔了免得把溶洞震塌了,我们只好作罢。深谷两旁的参差的石笋犹如石亭的栏杆,我们在“栏杆”附近分头行动随意捕捉那些奇形怪状的石笋。不知是谁提议拍照合影,当然得到一致赞同。美女们摆了很多漂亮的POSE,可惜我那数码相机档次太低,拍不出远处的奇景和洞里的气势,稍稍觉得遗憾。

  摸着栏杆往左斜斜地再往下,突然出现的一座巨大的钟乳石让人惊讶不已,它身材肥大,长鼻优雅,遍体金黄,闪着银光,浑然一头身上洒满银粉的黄金溶成的大象。大家欢呼雀跃,争先恐后去摸。来的路上美女们还担心溶洞里岔道多,有太多的深谷、阴河,怕不熟悉路进了洞找不到出来的路,现在看来,那初时的恐惧都已经抛到脑后了。我意犹未尽,也许是觉得想要的那种恐惧刺激的感觉没有满足吧,说想独自钻一个小洞。大家劝我别太冒险,我说就在近处感受一下不会走太远的。然而,只转了两个岔路我就有点迷糊了,生怕找不出回去的路,惊出了一身冷汗,连忙沿原路回了头,但想起来还觉得十分有趣!

  再往前,地势平坦了许多,也许是地势低,悬挂的石笋不时往下面滴水,洞顶和地面立满了亮晶晶的石笋,到处是一洼一洼的小水池,在灯光下越发清澈透明。我说,这可是纯净矿泉水哦,洗洗手吧,不过水里含碳酸氢钙多,不可以喝。看着满眼晶莹可爱的石笋,有人说想敲断几根带回家收藏做纪念,幸好也只是说说没有真的那么做。其实,钟乳石也只是在溶洞里才好看,带回家里就不会那么晶莹透亮了。

  边欣赏着周围的石林,边走过一段“银光小道”,洞顶顿时变矮,出现了许多岔路和小洞,有些洞要猫着腰才能进去,不知道走那条才好,凭着感觉,我们选择了一条脚步痕迹较多的路。果然,走着走着,地势逐渐往上升,前面的路又开始变得开阔,随着眼前一亮,出现了一片开阔地,我知道,已经接近出口!大家如释重负,开心的欢叫起来。

  回去的途中,车子里显得特别安静,也许是钻了半天的山洞有点累不想说话吧。我却睡不着。我想,我一而再的想去看“白牛洞”,除了家乡情结,莫非也是因为那溶洞没有开发,很多美景没有看透?正如人生经历过的很多美好事物,因为没有品味够,才觉得特别留恋吧?

  作者简介:

  龚必孟, 太常九校教师,怀化市作家协会成员,曾在《湖南作家》、《湖南文学》、《怀化文艺》、《怀化日报》、《边城晚报》等省市报刊发表多篇文学作品,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千桥山女人》,短篇小说《在橘树下》、《卖酸萝卜的老头》,散文《佤乡的炊炉子》、《胡葱酸》、《洞溪印象》、《浪漫圣诞夜》等。

作者:龚必孟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沅陵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