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五百人才】汪发军:诲人不倦 桃李争妍

来源:沅陵新闻网 作者:瞿云 编辑:redcloud 2019-01-30 18:11:46

  沅陵新闻网记者 瞿云

  育人千古事,甘苦自心知。对这句话体会很深刻的人,正是沅陵二中语文教师汪发军。1月25日,记者与汪老师交流,他道出20多年来从教生涯的点点滴滴,当真不易,硕果却也累累。

  “刚送34届毕业,又迎来37届新生。”目前,汪发军任沅陵二中高37届班主任、语文教师,这是对他连续多年任班主任的肯定,也是一副重担在身。

  初见汪发军,给人的印象是身材中等,鼻梁上架着一付眼镜,浑身透着精干劲、师者范。

  “他爱岗敬业,又爱生如子,成绩辉煌。”提起汪发军,沅陵二中校长舒绍林满是褒奖。

  汪发军1991年参加工作,在陈家滩乡中学工作了14年,当了11年班主任,4年教导主任;2005年通过公开招聘调入沅陵二中高中部工作至今,连任高28、31、34、37四届长郡理科班班主任。期间曾任学校语文教研组长,校刊《扬帆》主编,现任高37届年级副组长兼高一(1)班卓越班班主任。

  “汪老师上课方式灵活,生活中平易近人,学习要求严格。”高一(1)班学生代娟子如是说。在汪发军看来,品甚于学,每每周会课或读报时间,行为习惯、孝顺感恩、团结互助、热心公益这些话题经常会挂在嘴边,或阐释或引申,不管效果如何,但他都往这方面引。

  “我的带班原则是:宏观把握,弘扬正气,严慈相济,绝不姑息。”在他班上,经常会有优等生在个性习惯上、感恩意识上、配合大局上出问题,汪发军依然会把他们请进办公室,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告诉他们,在人生中,还有很多比成绩更重要的东西,如果没了好的品性,再好的成绩也是空中楼阁。

  汪发军感到:作为老师,只要习惯了说鼓励的话,相信总有一句会触碰到学生的心灵,进而会改变他。高34(1)班姓颜的一位同学,刚进高中的第一天,当时只有1米四几的他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那晚汪老师通过耐心教育让他坐到第一排,并告诉他“有志者事竟成”,鼓励他努力学习成才。后来,颜同学回报恩师,通过努力考取了一本大学。

  在汪发军的语文课堂上,他尽量把知识点化繁为简,提炼整合,把厚书教薄,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愉悦快乐,因此课堂气氛相对活跃,大家爱听、爱学。在陈家滩教初中时,所带班级成绩就曾获毕业会考全县第一名。进高中后,连续三届高二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合格率为100%。2012年的高考, 28(1)班考上了一本6人二本9人预科4人;34(1)班考上一本4人,二本8人,预科6人,给学校交了份满意的答卷。

  同时,汪发军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活动,活动指导也能体现老师的能力,并能让学生体验快乐。2010年参加新课程语文基础知识竞赛活动获省级优秀奖;在2011年“建设杯”全县中小学生“我家就在沅陵住”主题征文活动中,张梅兰的《一息稻香》获特等奖;在2016年全县中小学生开展的“老师您好,我的好老师”读书活动中获教师指导一等奖;在第20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辅导的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荣获写作指导一等奖。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汪老师既有父亲般的严厉,又有慈母似的关爱。”高一(1)班班长孙孟冬说,汪老师工作细致,教学认真,生活关心,使他们都能感受到被关爱,学习有动力。

  “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汪发军的感言有深情触动,又颇有几分豪迈。

  面对县委、县政府给予的殊荣,汪发军表示,这既是荣誉更是鞭策,惟有努力教学、努力研创,才不负组织的厚爱,社会、家长及学生的期望。

(编辑 邓永松)


来源:沅陵新闻网

作者:瞿云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沅陵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