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融媒讯 1月26日,二酉苗族乡人民政府收到二酉籍高级工程师龙成章同志捐赠的原“乌宿完小”校长龙盛恒先生摄于1941年的相片一张。而二酉现在的“教授村”美誉,就是以刘秉周、龙盛恒等老先生为主创办,教学的“乌宿小学”走出来的,到至今造就了二酉教授频出的现象,为二酉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1937年,龙盛恒先生乌宿小学任校长。他以振兴中华的博大胸怀,一心扑在地方教育事业上。把乌宿小学当成他的血肉,他的灵魂,他的生命。他热爱那些小学生如弟妹、如子女,他都以高标准要求他们。从严从难是他的治学精华所在,也是他对学生的一贯作风。你即使样样做好了,他还是不十分满足,总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更好,更上一层楼。每周星期一早上,做纪念周时,龙校长除了作一周来的事报告以外,还要把一周来学校中的好坏事情小结一下,好的给予表扬,差的给予批评,对严重违反校规的,还要当众处罚。这样一来,养成了很好的校风——勤学、遵纪、团结、友爱、向上。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沦陷,日寇直逼湘北。大批知识分子从东北、华北、华东逃到湘北,逃到沅陵,逃到乌宿集镇。乌宿小学就聘请了一批有学问,很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任教(其中包括20年代入党的中共党员,解放后任政协副秘书长的李文宜先生及其两位姐姐李彰文、李文和及杨锦文先生)。他们个个都是大学本科或专科毕业,教起小学来,却都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他们对于当年乌宿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真所谓“方圆百里,有口皆碑,千里闻之,津津乐道”。
据不完全统计,仅从抗战胜利到1959年,短短十几年间从乌宿小学毕业的学生中,先后升入大学的有四十多人,升入中专、中师的有三十多人。后来大多成长为术业精专的教授、高级工程师、主任医师等。当年不足二百户的乌宿小镇,多户人家兄弟姊妹比翼齐飞,一个接一个陆续考入高等学府。如刘芹茂、芹春、芹青、芹慧四兄妹,孙瑜、筱屏、国纬三姐弟,陈维贞、维利、维亨三姐妹,龙成翠、成良两姐弟等。许多乌宿人在国内重点大学毕业后,继续出国留学深造。 仅乌宿中街孙家的孙辈中,就有六人留学美国、法国和荷兰,五人获博士学位,一人获硕士学位。
一审:李琳
二审:唐圣利
三审:张环
来源:二酉苗族乡人民政府
作者:覃王平
编辑:李琳
本文为沅陵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