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沅陵县杜家坪乡:厚植“绿色”优势 彰显“绿色”担当

来源:沅陵县杜家坪乡人民政府 作者:周亚萍 张丹 编辑:李琳 2024-09-20 16:53:01

沅陵融媒讯  (通讯员 周亚萍 张丹)沅陵县杜家坪乡是沅陵县重点林区,全乡现有林地面积19.84万亩,其中公益林7.04万亩,天然林10.033万亩,活立木蓄积量77.9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1%,是一个以森林资源为依托的生态康养乡。近年来,该乡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做深做实做细林长制工作,奋力谱写林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以“林”为基,筑牢生态屏障。一是选优配强队伍,确保管护成效。乡党委政府择优选聘护林员成立乡护林中队,其设1名中队长、2名副中队长,负责片区检查、指导护林员工作,并协助乡林长办督促护林员的日常巡护和隐患排查。同时,每年乡财政出资1万元用于护林中队绩效考核,充分发挥护林中队的作用,搭起乡与护林员的沟通桥梁,上传下达更迅捷,组织管理更有序,沟通交流更直接,工作落实更到位。二是构建网格化体系,确保落地见效。认真梳理林长制工作任务清单和责任区工作清单,构建“领导包村、联村干部包组、村干部包山、护林员包片”护林网格,将森林资源保护任务落到山头地块,细化到人头上,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全乡共划分护林网格34个,做到边界清晰、不重叠不遗漏,形成全覆盖、无盲区的护林网格化管理体系。三是压实管护责任,确保守林尽责。全乡设乡、村两级林长22名,选聘、续聘村护林员34人,出台《杜家坪乡护林员考核方案》《杜家坪乡护林中队管理办法》,明确和细化相关责任区职责、任务,确保“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真正把属地、部门、个人责任上肩、躬身笃行。

二、以“长”带效,优化创新机制。一是高效有序推进国储林建设。强化组织领导,形成推进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乡成立以党委书记、乡长为指挥长、班子成员为副指挥长、部门负责人和村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调度全乡国储林建设试点工作。按照“一个重点项目、一名牵头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工作专班”的工作模式,明确分管副乡长为责任领导,乡林业站为责任部门,精心挑选本土干部组建工作专班,集中精力、集中时间协助资源调查,及时做好矛盾纠纷协调化解工作。坚持科学规划,确保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搭建“乡村林长+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林农+第三方评估”四方合作机制,全力配合第三方完成1.5万亩山林的野外调查、资源排摸、林权证矢量化。目前,该乡有林权证可收储小班面积8081.5亩,预估直接带来1800余万元林业(林地)效益,让杜家坪“沉睡”的林业资源转化为流动的经济“活水”。二是抓实抓细森林防灭火工作。树牢底线思维,提升森林防火意识,乡每月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对森林防灭火工作进行重点安排部署,压紧压实乡村两级林长主体责任,有效推进森林防灭火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守牢全乡森林资源安全底线。第一,履行林长职责,严格责任落实。通过蹲点值守、巡林督导、宣传协作等方式履职,进一步强化源头应急处置力量,有效推动乡护林网格责任落到实处。第二,强化科技应用,加大巡查力度。以齐眉界国有林场瞭望监测站、乡扑火中队无人机巡飞为抓手,实现森林火灾预警、监测全覆盖。同时,按照“全覆盖、无盲区”的要求,以林长制为抓手压实防火主体责任,乡村林长常态化开展巡林督导,落实“四包”护林网格,确保当前高温时段森林防火安全。第三,强化齐抓共管,严控野外火源。全乡整合林业、应急等部门人员协同开展森林防火督查巡查,通过督查反馈问题形成专报,及时通报全乡森林防灭火情况,确保风险隐患及时整改到位;乡派出所参与违规用火行为查处,有效形成强大震慑;乡党政办及时发布高温天气预报,及时做好森林火险预警预报;各村全面做好特殊人群重点监管,加强进山人员的宣传管理,全面落实森林防火安全管控措施。第四,严格值班值守,做好应急处置。全乡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和信息报送制度,及时掌握辖区森林火险和火情动态,完善森林防火应急预案,扎实开展以水灭火演练,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联动反应和协同作战实操综合能力。乡财政出资配齐配强乡、村、护林员森林防灭火设施设备,森防全员严阵以待,全力守护山林安全。第五,强化宣传引导,争做护林卫士。以微信工作群、宣传标语、宣传手册为载体,充分利用党员大会、屋场会进行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普及防火扑火、安全避火的常识和森林防火的法律法规,促使广大群众知法懂法尊法,增强安全用火、护林防火、保护森林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共同维护生态安全。

三、以“制”带富,产业步步生花。全面推行林长制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全乡立足19.84万亩林地资源,把发展产业融入到“增绿提质”全过程,探索走好“林下淘金”产业发展新路径。一是做优业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在“特”字上精耕细作,做大做强“三黄一茶”等特色产业,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有序扩大特色产业规模,把“小产品”做成“大产业”。按“1+6”模式,以柳林村黄精、黄柏、黄酮茶、高山云雾茶为主产区,辐射其他村发展三黄一茶产业,打造“万千千”基地,即万亩中药材基地、千头黄牛基地、千亩茶园基地,发挥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2023年,全乡7个村集体经济年总收入为351.5万元,其中柳林村达到200万元、松溪村达100万元,申报验收松溪村、狮子坪村、柳林村3个村集体经济“强筋壮骨”奖补项目,狮子坪村实现经营性收入31万元。二是做长链条,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第一,打造农耕文园。依托本地特色,“一村多品”的产业格局进一步巩固,融汇成以柳林村为示范带的产业发展长廊,打造了农耕文化产业园,形成产业+文化+康养模式,充分发挥辐射作用,以点带全面的方式引领全乡产业持续有力发展。第二,推动精深加工。坚持种养一块抓,加快智慧中医药微型科普馆、中医药康养生态示范基地建设,支持主产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建设柳林村年加工千吨级中药材产业园综合开发项目,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全链条升级,实现基地在村、加工在村、增收在户。第三,深化融合发展。依托乡村深厚的人文底蕴、红色文化和丰富的林水资源,打造沉浸式文旅项目,积极探索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将古树名木保护和休闲旅游巧妙融合,开发具备特色的旅游项目,依托茶叶制作、农耕体验、徒步穿越、星空摄影等,打造黄金周游目的地。持续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出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乡村研学基地,挖掘优质生态康养资源,重点打造精品示范村,沿线布点中高端精品民宿,精准精细到户到点,打造户户是景点、村村是景区、构建全域乡村旅游新格局,以实际行动做活“林”文章,让林长制厚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底色。



一审:李   琳

二审:张   环

三审:刘纯意

来源:沅陵县杜家坪乡人民政府

作者:周亚萍 张丹

编辑:李琳

本文链接:https://www.ylxw.net/content/646843/64/1429016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沅陵新闻网首页